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200|回复: 12

《看溧水县志,品溧水地名之三十七(谢家—辽园)》一文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7 23: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3-7-27 23:39 编辑

转发说明:谢春生先生为溧水柘塘艾园村人,从本网上浏览到多篇有关家乡文史方面的内容,其中尤以提及柘塘谢氏一族的相关文章更是细心研读,如《看溧水县志,品溧水地名之三十七(谢家—辽园)见链接:https://www.ls114.cn/thread-513131-1-1.html》及《谢氏宗亲:请您看过来见链接:https://www.ls114.cn/thread-574748-1-1.html》等报道帖子,本文是谢春生先生所撰写的一篇文章,经作者本人同意,特转发分享如下:

《看溧水县志,品溧水地名之三十七(谢家—辽园)》一文联想

    

       我一直在想,我们的始祖谢万一公乃宋中书郎,相当宰相或付宰相之职,三品乃至二品朝廷高官。为什么迁徙到当时宋时期,石湫应是很荒芜,交通十分不便的丘陵山区?他的笫五代子孙子皋作为招婿入赘艾庄村艾姓人家,世俗入赘一般至少必要求子女改姓氐,这一风俗在历史上乃至近代一些人都世俗地认为不是体面的事,而他的弟弟子昊流落秦淮河一干河堤上寓居,建河头谢家村,说明万一公的子孙均很落泊。小时候我也听老人们说过,我们这里姓谢的在艾园村,在江宁湖熟一带有一个村叫花园村,在陶吴镇还有一个村叫桃园村,村里人很多是谢姓。且我在1970年代,一年约4月,油菜开花时节,二房谢(小)英洪从东北放密蜂转移回乡,采油菜花蜜。我与时仼大队书记嗣道公在乡(公社)里开会后在一起回艾园村的路上,听到他说:“这次到东北放蜂,巧遇到陶吴镇放蜂的人,自我介绍是谢姓园村人,与我同辈份,当时讲了称‘谢英X’(X具体字,我忘记了)。还说村上同样有“嗣”、“以”字辈份,且“嗣”以上的人多,与艾园谢姓辈份相同”。陶吴镇谢英X也讲到江宁湖熟镇花园谢姓的人和事。我没有进一步作深入调查考证,我想村上老年人谈起过,这是否与本文后述的始祖谢万一在辽园受到官府排挤打压后,万一公近代子孙除到艾园、河头谢家村定居外,可能还有其他子孙从辽园迁徙或流落到他乡?江宁二地谢姓与辽园谢姓有没有亲缘关系?还有一疑点,当年万一公笫五代孙子皋入赘艾姓人家为婿,迁徏到艾庄村,为了不忘辽园之祖地,将艾庄村改为艾园村,哪么“桃园”、“花园”,也有个“园”字,是否可进一步地推测与石湫的“辽园”有血缘关系呢?我们谢氏族人后辈有机会可到“桃园”、“花园”调研,进一步地考证为实。我在给石湫谢氏宗祠陈列馆写谢氏家族与溧水原源时, 当时,我还未看到《看溧水县志,品溧水地名之三十(谢家—辽园)》这篇文章。 文中我写到谢万一可能在朝中己受排挤或打压, 有隐居之意, 决非简单地“先居金陵省城,过溧水之思鹤乡(今石湫),爱其峰恋环抱,田土膏膄,人民淳朴。遂卜宅于辽园而迁居焉。” 这只能是一般说辞而己,环境好,只是一方面, 另有隐情 偏僻这是避开朝廷、隐身之地。东晋谢安才华横溢,家族手握重兵(起初也不是宰相),在朝廷遭奸妒嫉,有人告他要谋反,再下去,很有可能遭杀身之祸,才携母隐居到崇山峻岭、十分僻荒的浙江省上庐县东山,吟诗恋棋,不问政事。公元383年,前秦战将符坚率号称“百万大军”势不可挡,打到长江边,直逼东晋王朝首府金陵(今南京),东晋面临灭亡,朝廷遂再三请谢安出山为总都督,其弟谢玄、侄谢石为左、右统帅,以少胜多,在淝水之战中大败秦军,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南部,使前秦王朝一蹶不起,东晋王朝百年太平无外忧。史述谢安“东山再起”流传至今(可阅史书)。
   看到《看溧水县志,品溧水地名之三十(谢家—辽园)》这篇文章,使我更加深信始祖谢万一迁徙到很荒芜,交通十分不便的丘陵山区,是迫不得已的“隐居”。大家可以设想不要说是身居省城的朝廷高官,就连普通老百姓也不会选择放弃无忧虑的生活,到丘陵山区寓居。实际上,始祖谢万一隐居后,从文中可见朝廷也没放过他,派人喑访监视他。
  《看溧水县志,品溧水地名之三十(谢家—辽园)作者走访了当地很多老年人,调查后在这篇文章中写到: “谢氏到了明初时有个叫谢子皋的人入赘到了今柘塘的艾庄村,写这个地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难以厘清这个原来的“辽园”村如何直到清末的光绪•《溧水县志》里才出现,依然是个谜。在明•万历•《溧水县志》及清•顺治《溧水县志》中均没有出现“辽园”,“谢家”这样的字样,也未岀现“艾园”这个村名。至于为什么这个辽园几百年不见志载,猜度,是否与传说中的“火烧辽园寺”有关。纯传说,不知何年哪朝的事,但地名和实物尚在。辽园寺一定是因辽园这个村命名无疑,而辽园自宋谢万一时卜居而得名,那么这个后来的辽园寺又因为犯了什么忌而遭“火烧”呢?故事中三个细节值得关注。一是当时寺里的僧人极奢侈,喝汤不用勺子而用金质的小水车抽汤入碗;二是麦收时寺前晒的一场麦子眼见要被雷雨淋湿,结果寺里出来很多僧人,一人一箥箕倾刻收完,而这一幕又正好被朝庭的私访官员看到,感到了人多力聚的可怕。于是就有了“火烧辽园寺”一说。至于说“烧了辽园寺,带了巷上村”可能是第三个最主要的原因。这巷上应该在李凤村现在戏台那边,古时候是东向溧阳上沛,南往横山,北通县城,西接金陵禄口的一个要道,有街市,且有人私售弓箭、刀斧等武器,犯大忌。当时烧了辽园寺不知是佛像还是僧人尸骸就埋在了现在九塘村委会后,亿农公司大门前,并留下一个土墩,叫留墩。传说一定不能解释辽园为什么会几百年间未能被载入县志的原由,虽然这个诗意的地名后来被谢家村这样更直白的名字取代了。现在这个村谢氏祠堂一副历经沧桑的模样,而在其门前东南侧的那个据说是辽园寺旧址的位置前几年己被挖成了一个水塘,又说仅存的一口辽园寺的井被圈进了一位村民的院子里”。
   大家可从上文字句,“可看出一是当时寺里的僧人极奢侈,喝汤不用勺子而用金质的小水车抽汤入碗;二是麦收时寺前晒的一场麦子眼见要被雷雨淋湿,结果寺里出来很多僧人,一人一箥箕倾刻收完,而这一幕又正好被朝庭的私访官员看到,感到了人多力聚的可怕。于是就有了“火烧辽园寺”一说。”“有街市,且有人私售弓箭、刀斧等武器,犯大忌。”“僧人极奢侈”。“一场麦子眼见要被雷雨淋湿,一人一箥箕倾刻收完”,可见庙里养的人很多,历史上很多僧人都是有武功之人,“有人私售弓箭刀斧等武器,犯大忌”,似有反叛之嫌,以上所有作为都为当政官府与朝廷不容,遭至镇剿。“当时烧了辽园寺不知是佛像还是僧人尸骸就埋在了现在九塘村委会后,亿农公司大门前,并留下一个土墩,叫“留墩”。“留墩”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历史上集体诛杀埋人的土堆。我亲听过常州洛阳镇一带,老百姓还记得,太平军进村几乎灭全村人后,集体焚烧,用土掩埋堆成土墩,至今还有这个“墩”,那个“墩”的数个,阂人听闻。可见,始祖谢万一公迁徙到石湫后,他及其子孙差些遭到灭门之灾。史上遭到朝廷封杀事件后,当事者因“大逆不道”,受到朝廷的镇剿,总认为是“不光彩”的事,当地官府和本地村民们刻意迥避与隐埋它,乃至数百年未上县志,历史上青史埋名是常有的事。故原来的“辽园村”如何直到清末的光绪•《溧水县志》里才出现”,“辽园间隔了几百年如何悄无声息?”之迷。
   以上只是个人一已之见,还有待谢氏族人阅读其他史料,作些调查,进一步考证,不当之处请指正。
    2021212日春节初稿
20237月27日修订完稿

 楼主| 发表于 2023-7-27 23:42:42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简介:

谢春生,男,农历1947年12月生,原溧水区柘塘街道艾园村人,万一公二十五世孙,江苏科技大学二级教授。溧水县中学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务农。曾任艾园村(大队)党支部付书记,柘塘乡团委书记,乡党委付书记,共青团溧水县委付书记。1973年夏,就读上海交通大学,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党委委员,校学生会主席,校团委付书记。1977年毕业,婉拒了校领导要求留校工作,到江苏科技大学工作近40年。先后担任材料工程实验室、教研室、材料系主任,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先后曾兼任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材料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视学会金相与显微分析分会理事,江苏省热处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从教近40年来,以教书育人为本职,一直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及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工作,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特种金属材料研究与科技产品开发,勇于探索,积极开拓,先后主持承担囯防科技重点预研、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省重点科技攻关及国内五大主要钢厂进口大型设备备件囯产化等科研与科技开发项目数十项。先后获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二十余项。经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科技产品注册“商标”一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六项,被评为镇江市十大优秀发明专利之一一项。一些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在科技成果转换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囯家的建设与学校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国内多家报纸、电视新闻报道。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70多篇,其中多篇被国外SCI、EI收录。先后被评为镇江市“劳动模范”、“优秀科技工作者”、省(部)、市二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   2023.7.27
发表于 2023-7-28 11:16:40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中辽园寺,遗址己挖成了一个大塘。
发表于 2023-7-29 11: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村前南边的确有古井一口,原来分散的几个水塘一个叫长塘,一个叫菜园塘,古井就在菜园塘东北角,当时古井已经破败,可见半边青砖已经倒塌,水塘中水已漫进井里,孩童时期经常在那里玩耍,井口布满杂草青苔很有历史沧桑感。还有一个重要线索,村中一老人家还有一块石像生不知和万一公墓是否有关联?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就是这个村上的。
发表于 2023-7-30 20:20:46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可123 发表于 2023-07-29 11:36
村前南边的确有古井一口,原来分散的几个水塘一个叫长塘,一个叫菜园塘,古井就在菜园塘东北角,当时古井已经破败,可见半边青砖已经倒塌,水塘中水已漫进井里,孩童时期经常在那里玩耍,井口布满杂草青苔很有历史沧桑感。还有一个重要线索,村中一老人家还有一块石像生不知和万一公墓是否有关联?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就是这个村上的。

听说那口井就在塘东北角上一户人家的旁边,那年去看因有院门,没能进去看。不知现在还能不能找到踪迹。谢万一的墓应在村西北方向,一个水泥顶圆墓。
发表于 2023-8-2 11: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 发表于 2023-7-30 20:20
听说那口井就在塘东北角上一户人家的旁边,那年去看因有院门,没能进去看。不知现在还能不能找到踪迹。谢 ...

现在菜园塘已经不复存在,新建的一条柏油马路穿村而过古迹已经荡然无存。
发表于 2023-8-2 12: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 发表于 2023-7-30 20:20
听说那口井就在塘东北角上一户人家的旁边,那年去看因有院门,没能进去看。不知现在还能不能找到踪迹。谢 ...

辽园寺遗址应该是在原来长塘的位置,因为小时候经常在塘埂边看到很多破碎的瓦当和许多青花瓷碗瓷罐的碎片,也听村上老人说过那个位置就是当年寺庙的位置。现在村前修的柏油路正好穿其而过,万一公墓在村前祠堂后面一点,当年封土很高。
发表于 2023-8-2 16:30:4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可123 发表于 2023-08-02 12:06
辽园寺遗址应该是在原来长塘的位置,因为小时候经常在塘埂边看到很多破碎的瓦当和许多青花瓷碗瓷罐的碎片,也听村上老人说过那个位置就是当年寺庙的位置。现在村前修的柏油路正好穿其而过,万一公墓在村前祠堂后面一点,当年封土很高。

那就是完全消失,没有踪迹了。
发表于 2023-8-3 12: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村落,遗迹都会随着发展的进程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因为现在长年在国外工作生活,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由衷感到高兴,但那些记忆中的景物,只能停留在记忆深处,午夜梦回。。。。。。
发表于 2023-10-17 05:38:42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10-17 07:41:47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一下,也挺不错的
发表于 2023-10-17 09:51:43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万没想到有这么多故事
发表于 2023-10-20 10:43:4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作者收集创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自律公约|==溧水114网== ( 苏ICP备10008074号-9 )

GMT+8, 2024-5-3 17: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南京溧水易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57214114、57244114 地址:广成铂金大厦16楼01室
法律顾问:范遵国 13705148320 江苏宗域律师事务所 | 吴耀坤 18502567708 江苏圣典(溧水)律师事务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5-57214114、1391338440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001@ls114.cn
苏公网安备 32011702000107号 | 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0 | 人力资源许可证:0117000113

客服微信 求职群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ls114ls1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