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652|回复: 13

家国情怀 根的记忆 ----艾园村的三座碾房(作者谢春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2 00: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4-3-22 00:36 编辑

家国情怀,根的记忆
----艾园村的三座碾房
   据艾园村张氏宗谱记载,艾园村是一有近八百年历史悠久的古老村庄。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前进的,民以食为天,人类生存首先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先要解决粮食种植与加工问题,粮食丰收了,老百姓才能饱食无忧,安居乐业。艾园村地处低凹的三丫圩中,土地平坦肥沃,草青水秀的鱼米之乡,主要盛产水稻和麦子,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以生产队为基层单位集体所有制,每年亩产超千斤,很多生产队每亩年产一千五六百斤,很多田块达到了一千八九百斤,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成为全溧水县乃至江苏省闻名的村庄,时任的江苏省省长、省委书记等都曾到访过艾园村。早在1958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谢龙同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全国群英会,读初小时聆听过他出席全国群英会的报告; 1964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为了解决农民缺医少药、看病难问题,县人民政府及县卫生局在艾园村办起全县笫一所半半医学校,培养了全县笫一批赤脚医生,随之全县如雨后春笋在各村建立了合作医疗站,受到广大农民的称赞与欢迎;同年,艾园村成为江苏省卫生示范村,村上平填了每户一个、全村数百个茅坑,公共场所、每个生产队都建立了二三个公共厕所,村上的卫生面貌焕然一新;1965年,时任艾园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谢嗣道同志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村民们种的粮食、蔬菜主要靠农家有机肥种植,村民们主要以无毒无害的米饭为主,小麦面食为辅。
   把小麦变成面粉,稻谷变成米,粮食的加工方法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而越来越先进。20183月起,艾园村拆迁中,拆迁工程队推土机、挖掘机在平整土地过程中,以及村民们从家中、院内,旧房址等中清理出许多历史上粮食加工的工具,如石磨、石臼、石滚、碾砣、碾房磨齿石等,由于石制品大多很沉重,不易搬迁,再由于拆近后临时租房,也无处存放,只能任其到处散落,很大一部分被文物贩子收购去,一些搬不走的再次被埋入地下,平整土地,新建厂房,恐难以再重见天日。磨房、碾房等早已成为历史,看到被清理出的石磨、石臼、石滚、碾砣、碾房磨齿石等不断出现, 目睹当年曾制造和使用过这些工具、上了年岁的几代村民都依依不舍地看着它们在默默地消失, 赞叹社会的步伐在加速前进,也使脱离故乡的农耕生活,居住在现代化气息甚浓的城市,已五十载的我,勾起了我的童年的记忆。
   石磨,考古发现,时代最早的应首推陕西临潼郑庄秦石料加工场遗址出土的石磨。该磨“直径54、厚7厘米,磨中间轴孔为5×5厘米的方形,靠内圈有径20厘米的平面,从此往外有旋槽相隔的四圈磨槽”。其次就是河北汉墓出土的一台完整的石磨,该磨“分上、下两扇,上扇表面中心作圆形凹槽,周边突起,挡住待磨的米或小麦等在磨盘旋转产生离心力时,不向外飞散。当中有一道横梁,供推磨转动工作用,两侧各有一个长方形孔,底面满布圆窝状磨齿(见图13),中心稍内凹,下扇磨齿亦为圆窝状,表面微隆起。
   据《世本》等文献所记的“公输般作硙”推断,圆形石磨在我国的使用,战国早期即已开始。我国著名工程机械史专家刘仙洲教授引
图片1.jpg   1


图片2.jpg 2

图片3.jpg 3
图片4.jpg 4


1.石磨及操 作方法
   证这一资料时,推断道:石磨的使用至少应在二千年以前。石磨的发明人相传是工匠始祖鲁班,据说鲁班把大磨盘架在石头搭成的台子上,磨盘上面用两块有一定厚度的扁圆柱形的石头制成磨扇。下扇中间装有一个短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以后,下扇固定,上扇绕轴转动(见图1-4)。上面的那扇,留有一空膛,叫磨膛,膛的外周制成辐射状的磨齿(见图13)。艾园村拆迁时,村上可见到许多散落着已成为历史的石磨盘。2017年,我在参观溧水区白马镇周园内,看到一条路上铺满了不同直径的旧磨盘作为垫脚石。
   石磨主要把小麦磨成面粉、米磨成米粉,把水泡胀开的黄豆磨成豆水浆,煮开点浆制成豆腐。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是粮食精细化加工的主要工具,村民们每三四户人家至少了有一台石磨。记得七八岁的时就开始帮助母亲磨面粉、米粉。特别收割麦子时,那时候,粮食紧张,磨的效率低,几乎每二三天就要磨一次,一次二三个小时,童年正是贪玩的时候,觉得枯燥无味,自己很不耐烦,为此常常和母亲吵架,不愿意干,但为了生存,又被生活所逼,不得不干, 也使自已从小就学会了这些粮食加工和做豆腐的方法。特别是每年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磨糯米粉,做米团子、元宵、打年糕,还要磨水豆腐,放在筛子上晾干水, 做油炸豆腐肉圆子,这些都是溧水地区每户村民节日招待客人们必备的年货。每台石磨,特别是春节前都很忙,轮流排队,有时一二天才能轮上,有时磨到深夜,人停磨不停,一户接一户。
   石臼(又称杵臼)的历史比石磨出现的年代更早。据考证,据说在石磨、石碾出现之前,人们就是用石臼加工粮食的,效率比石磨低得多。大约在三千年前,中国人开始食用稻谷,石臼是新石器时代主要的谷物加工工具,由杵(石头或木制的鎯头)和臼组成,既可以脱去谷物的外壳得到精米,也可以将精米舂制成米粉。操作方法是将谷物放入臼中,用杵舂捣,以脱去谷皮、或捣米成粉。从那时候起,就开始了石质臼舂米(南方叫舂米)。石臼的形状很特别,一方大石块凿方90公分左右(大多为圆形),高70公分,上凿凹进去一个坑, 深60公分左右,内坑上口直径6070公分,一般上口大,底部呈抛物线状(见图2)。
   舂米时,将稻谷或谷子放进去,然后将一根粗大的石杵用力打击石坑内谷物,双手拎着杵把上下捣击。捣击一阵后,须将坑里的谷物掏出来,用簸箕将谷皮除去,再放进石坑里捣。如此这般三四个来回后,石坑里就剩下白花花的米了。用石臼舂米既是力气活又是技术活。首先那根几十斤重的石杵要拎得动。捣米时力气还要用匀,轻重缓急
图片5.jpg 图片6.jpg .
2. 石臼与石杵
   分寸拿捏准确,否则,不是捣不出米就是把一些米舂成米粉了。石臼是古代人类生活的必需品,石臼人类定居点的标志之一。19591961年,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村民们食不裹腹,为了生存,将从生产队收割完稻子的田里捡来稻穗或从稻草上残留的稻粒勒下来,把很少的稻粒舂成米,很多村民们都把从旧房址中挖出的木柱石凳,用钢錾(zàn) 子凿成小石臼,当时,成为很普遍的现象。每次小石臼只能把一斤左右的稻谷,花费二三个小时才能舂成米,以维持生存。我在读小学五年级时,就先后凿成二个小石臼,一个在拆迁中一个被我二哥廉价卖给文物贩子。因体积小,搬运方便,至今我还保留一个,留作有意义的纪念(见图4)。
   在201911月,在二房敞厅原房址,推土机挖出方形的大理石臼,尺寸有70CmX70CmX60Cm大小,一般石臼是花岗岩石头用钢凿子打凿成的,而这个石臼是大理石凿成,很精致,溧水地区附近不产大理石,所以,在当地是很稀有的, 被村民们搬运保存下来(见图3)。
   童年时,在二房谢氏族人家里,常看到二男壮劳力各手提一把石杵(鎯头)轮流一前一后对打, 就是这个石臼把稻谷舂成米的。我们家在拆迁前保存一个花岗岩石臼(如图2右所示),放在家门口右侧,成为存放猪饲料等用具。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一直放在大房敞厅公用,也不知道户主?还是我母亲回忆起我的祖父讲过,是我太祖父“谢方斗”制的,才物归原主,大约有二百多年历史了。 图片7.jpg     图片8.jpg
3,201810月在二房谢氏族人原房址         4.1960年,自制小石臼
泥土中清理出的大理石石臼
   因为石质细腻,放在敞厅内没有人再用了,大家把它当成磨刀石磨菜刀、镰刀等刀具,由于磨损,上口面多处局部凹下去有二三公分,口面高低不平。直到1973年,大房敞厅被拆分消失后,才搬到我家门口,直到艾园村拆迁,搬不走,才又被我二哥卖给了文物贩子。在中国的许多乡村,被淘汰使用的石臼仍旧被完好保存着,成为许多人怀旧的对象。
   由石臼、石磨到石碾是一个逐步进化的过程,石碾的起源应在石臼、石磨之后不久,具体年代已无法考证。童年时起记忆,艾园村有三座碾房,规模、大小和结构几乎相同,异曲同工。旧时制造石碾和建大的碾房工程比较大, 造价高,据早年的老年人讲, 当地有一个碾房的村庄很少有, 主要用更原始的石臼和石磨加工粮食, 费时费力,效率很低。艾园村的三座碾房基本满足村民们加工粮食的需求。它主要是把稻谷加工成大米的作坊,其中一座在村东边,东家头水塘
图片9.jpg
5. 碾盘与碾砣
   西岸,有二间砖瓦房,成正方形,中间有一根直径50公分左右跨海木梁,支撑房顶的瓦、木,里面建有一大的碾盘(如图5),包括碾槽外围直径有6米多,碾台直径有4米,是保存最完好的,一直用作生产队粮食仓库,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被废弃倒塌,直至拆迁前还保存着残墙断壁(遗址见图6)。这座村东的碾房主要村东的大房、二房、三房和五房等村东的村民加工粮食使用。
   在村西面,谢氏宗祠隔元宝塘的正对面高地上建有的一座碾房,大概在1949年解放不久,房子就倒塌了,村民只能在晴天时,露天赶着牛拉碾砣碾压加工米。这座村西的碾房主要村西的村民加工粮食使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起,村民们在废弃的碾房遗址上建起了住房(见图9)。在村东碾房东面水塘边和村西碾房以北面边都有三四个废弃石碾砣作护堤石, 可见碾房建造历史悠久。
   在村后一座石碾房大概是艾园村拓荒者们张氏族人建造的,是村上最早建的碾房,当年应处村正中位置,小时候还见到残存碾盘、碾台(如图5所示),这座石碾房早已废弃了。由于建造年代早, 占地面比村东、村西的二座小。当年,这座碾房主要供村后的张氏等村民加
图片10.jpg 图片11.jpg
6.艾园村东老碾房遗址,201845日摄      7. 拆迁后遗存的碾砣
201892  
图片12.jpg 图片13.jpg
7. 村东碾房碾盘台侧面成弧形状碾盘石     图8. 村西碾房碾盘台侧面成弧形状碾盘石
201892日摄                              2019722日摄
图片14.jpg    图片15.jpg
9 . 村西碾房址上建的住房  10. 谢氏宗祠对岸左凸出位为村西碾房遗址
工粮食使用。门前有一口古老的圆形的小封火塘(消防取水灭火之用),由于它在村中,与周围的沟、塘相距很远,完全隔绝,塘中积水主要下雨水时,村上地面上的积水流入塘内,里面沉积了许多旧碾房的残砖碎瓦和大石头,常见一些村民在里面洗衣物。我在上初中时,就常常用有二根长竹杆的搭网,在里面撒网捕鱼,塘虽小,总能捕上不少的野生鱼。后来,有村民在这碾房址上建起住房,前面的封火塘也被填平,碾房的遗址也早已荡然无存了。
   碾(niǎn),是一种用石头和木材等制作的使谷物等破碎或去皮用的工具,由碾盘、碾台、碾砣(碾磙子)、碾槽、碾轴芯、牵碾砣的框架等组成。
   石碾分上下两部分,上面的叫碾砣,下面的叫碾盘。碾盘和碾砣的斜接触面上,排列整齐的中间弧形碾盘侧石上錾(zàn)有深两边浅的碾齿(见图78),而碾砣上錾(zàn)有排列整齐的一边深一边浅的碾齿,用以磨碎粮食,使用一段时间后,碾齿被磨平了,需请石匠重新錾出碾齿来,赋予这种石制工具以新的生命力。碾砣被固定在碾框上而碾框是用硬木做成的,呈四边形。碾砣在碾框中间,两头的中央有两个向里凹的小圆锥坑,里面固定着一个小铁碗儿,叫碾脐;在碾框的对应位置固定着两个圆锥形铁棒,与碾脐相对,凹凸相合,能自由转动。碾台的中心(图5中心方框位置),中间有一立柱,两端有凸出的圆锥铁芯,上端插入碾房中的跨海梁铁园锥孔内,下端插入碾台中心铁园锥孔内,碾框与可转动的立柱连接,用牛拉着框架带动碾砣侧压碾盘石滚动绕着碾盘转圈,依靠碾砣的重力,对颗粒状粮食进行破碎去壳等初步加工,周而复始碾压加工稻谷去掉糠皮成熟米。
       石碾是石臼、石磨的发展与进步,石臼、石磨体量小,每次加工的谷物少,耗工耗时,效率低,二三小时只能完成十多斤粮食加工,石碾一次能把二三百斤稻谷放在碾槽内碾压加工成米。童年起记忆犹新,自七八岁时,经常在村东边的一座碾房里帮大人碾米,干些轻巧活,跟在牛后面,拿着鞭子赶牛,牛拉着碾砣不停地转圈子,称赶碾。看似轻松,一槽米要用三四个小时才能碾完工,既枯燥无味,跑得人也很累,为了生计也无奈。碾砣在碾槽里不断地对稻谷磨碾,直到壳破出米,糠成细粉末,成为猪的饲料,这样,一槽米就碾熟了。碾米活儿往往比较集中,农户为抢碾子,常常要起三更睡半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人们吃的米,都是靠石碾碾出来的。
   童年记忆中,砻磨的发展比直接把稻谷碾成米先进了许多.在用石碾碾米前常先用砻磨 [lóng mó](村民称砻磨子)加工稻谷磨破大部分谷壳成糙米,既可大大缩短碾米时间,又可减少碎米。砻磨不是用石头做的,用竹篾编成一个直径约70多公分、高25公分的圆框,然后黄粘土在圆框里筑磨盘,锤打实,磨齿是用长约7公分,宽约4公分,厚约5毫米特制木片,垂直横向敲入粘土内,间距1公分左右,木齿高出粘土平面3毫米左右成磨齿,在太阳下晒干固定木磨齿,磨膛比较大,一次可倒十来斤稻谷在磨膛里,隔二三分钟倒了一次。砻磨的整个形状和操作方法如石磨一样(如14),但比石磨大许多,重量轻,又是木齿,不至干把稻谷碾成的糙米,又碾成碎米。解放后,小时候看到我父亲和大哥用粘土筑做土砻磨,我年龄虽小也帮忙拉磨,把大部分稻谷加工成糙米,再到碾房中精细加工成熟米。石碾的转动的吱吱声,不仅是一部斑驳陆离的沧桑村史,还是一首清醇和苦涩的乡村歌谣。
图片16.jpg 图片17.jpg
11. 土砻磨及制造(左为半成品)
       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以后,石臼、石磨、石碾等逐渐被淘汰。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村上有了排水和灌溉用、装在船上的32匹柴油机为动力,带动轧米机,在木船台上把稻谷轧制成熟米,效率提高了几十倍。随之二三年后,村上通了电力,老油坊(见图12)内有了电力为动力的轧米机和轧小麦的面粉机,每百斤稻谷物轧成米收二角钱加工费,多快好省,大大解放了劳动力。现在也有一些村民、市民和药铺中仍旧有使用小的石臼冲芝麻、药物等成细粉食用或药用。
   几十年过去了,石臼、石磨和石碾等古老的粮食加工工具早已随着科技的发展隐入历史的深处。自20183月起拆迁,古老的艾园村瞬间消失,随着工程队的推土机、挖堀机的轰呜,大量的这些古老的粮食加工工具又重露天日,散落在残砖碎瓦、泥土之中,到处可
图片18.jpg
12. 折迁前的艾园村老油坊,201845日摄
见,随着推土机轰呜,工厂厂房的拔地而起,又将消失的无踪影。它们维持人们更好的生存作出不可磨灭的奉献,陪伴了村上几代人走过了纯真烂漫的童年,度过了青春岁月少年、青年和壮年,步入了耄耄之年,让人深深体味到它的沧桑、厚重和遥远,让人无限怀恋它的红火、丰收和乐趣。它们见证了先辈们生活的艰难与不易,创业的艰辛。当年吱吱呀呀石磨声、碾米吆喝赶牛声,似一曲永恒的歌谣再响起,勾起了人们无尽的回忆,折射出农村,农民和农业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传递出农村民俗文化内涵中的坚韧不屈,凝重深厚的魅力。时光茬苒,近代文明在推进,社会在进步,村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那舂米、磨面和碾米的情景也只有在梦中重现,其中的苦与甘,现在的孩子们是无法体会的。他们吃着亮晶晶、白花花的机器加工的米和面,根本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先辈们种粮和加工粮食的艰难,真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茶·石碾轻飞瑟瑟尘
      [林逋
  石
  乳
  世
  閒
               谢春生  2024215日(正月初六日)

发表于 2024-3-22 07:53:39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碾、及风车,以前大米加工的主要工具。
发表于 2024-3-22 08:15:0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讲的都是我们经历过的事,历史值的回忆。
发表于 2024-3-22 08:19:5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满的回忆
发表于 2024-3-22 08:33:04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记忆
发表于 2024-3-22 08:54:16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村庄以拆了
发表于 2024-3-22 09: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村目前保留了一座碾屋,碾屋里面有作者写到的大碾盘与碾砣。
发表于 2024-3-22 10:02:30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石制的生活用具和工具当下的80后己很少见了,00后是只能在长辈们的叙述中了解它们,这是一批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消失的,曾经我们离不开的用具和工具。
发表于 2024-3-22 12:19:22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艾园,又叫外庄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04:5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谢春生教授撰写此文并分享!
发表于 2024-3-25 07:20:14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中留下记忆
发表于 2024-3-25 14: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3-26 08: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小时候见过
发表于 3 天前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砻磨没见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自律公约|==溧水114网== ( 苏ICP备10008074号-9 )

GMT+8, 2024-5-2 22: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南京溧水易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57214114、57244114 地址:广成铂金大厦16楼01室
法律顾问:范遵国 13705148320 江苏宗域律师事务所 | 吴耀坤 18502567708 江苏圣典(溧水)律师事务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5-57214114、1391338440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001@ls114.cn
苏公网安备 32011702000107号 | 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0 | 人力资源许可证:0117000113

客服微信 求职群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ls114ls1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