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5197|回复: 13

《抓生产粮食增产又增收--前芦家庄故事之十八》作者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3 23: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4-1-3 23:12 编辑

生产粮食增产又增收
前芦家庄故事之十八
作者陈维银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



       我们前芦家庄生产队,有了几大副业收入,副业收入相当于农业收入,但农业生产绝不能落后,而且要做的更好,要想方设法提高水稻产量,广积肥,选优良品种,抓好田间管理。
       为了提高水稻粮食产量,冬季作物小麦油菜大多种植旱地里,将水稻田间在深秋撒草仔(红花草)、苕紫种子,经过寒冬,到了春天草仔(红花草)、苕紫繁花似锦。在草仔(红花草)、苕紫最肥最壮时,将其翻耕到泥土里作绿肥。 牛和猪也喜欢吃草仔(红花草)。
       田里和塘里还养大片的浮萍,水浮莲及水花生,都是绿色肥田的好东西。入冬在高田埂向阳的地方,挖一米宽的坑,挖出的土做埂,坑内放大半水,将浮萍、水浮莲、水花生放入内,盖上塑料薄膜过冬,开春将其放入水田里繁殖,在适合的气温下繁殖非常快。浮萍放养在水稻田里,覆盖住杂草,浮萍在繁殖过程中脱落大量的根须,是水稻的好养份。浮萍、水浮莲、水花生也是喂猪的饲料。
图片1.jpg 四月春天里美丽的大片红花草,图片摘自网络

图片2.jpg 四月春天里盛开美丽的大片红花草,图片摘自网络
图片3.jpg 四月茂盛的苕子,图片摘自网络

图片4.jpg 塘里培养的浮萍,图片摘自网络

图片5.jpg 水浮莲曾经是猪饲料和肥料


       春节、二至三月的天气暖洋洋,天天往田里挑猪圈粪,挑塘泥,在田角挖坑用塘泥伴青草树叶名曰做草荡,当年砍一百斤青稞8分工。只有猪圈粪肥力尚可,塘泥、草荡几乎没什么肥力。社员们挑猪圈粪,挑塘泥高兴时会接笼唱山歌,进行挑塘泥比赛。
       历代农民那懂肥料的成分呀,肥料下田,见到叶绿杆壮就是好肥料,那知道肥料中分: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农民想方设法积肥,所积肥料中元素基本就是氮吧。那时我们化工还很落后呀,根本就没有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料卖呀。即便有那成本太高了,农民用不起呀。
       生产队里一年到头都很忙。随后育种,耕田耙地,收割油菜、小麦。小麦收割后将其打起梱子,挑回堆积在场边,一场一场晒,所有妇女劳力集中在一起,排列二队用连杆一上一下,动作整齐划一地拍打小麦,声音和动作都很壮观。自从买了小麦脱粒机,机械代替了人工用打连杆,打麦场上人工打麦的壮观场景就永远不再有了。
       五月端午起插秧,一片一片白茫茫的水田里,牛奋力拉着梨在前面走,扶梨的人嘴里不停骂着牛又吆喝着。
       拔秧、挑秧、插秧,一片一片的水田里插上青黄的水稻秧苗。插秧场面也很壮观,几十个男女排着列队下田,等前一人下田刚插下二行,接着就是你追我赶,一人六棵秧,左手握住一把秧苗,大拇指不停推出二三根秧苗,有的高手左右来回开弓,双手抵近泥水面,右手快速地把秧苗插入水田泥浆里,双脚有序地后退着。
图片6.jpg 生产队时插秧场面,图片摘自网络


图片7.jpg 单干时插秧场面,图片摘自网络


       我初次插秧时,就有人教我,弯腰插秧时,屁股要往下蹬,两只胳膊是不能支在腿上的,右手食指和中指要直直地插入,避免秧根朝天或平直,如秧根朝天或平直则难以存活。
       秧插结束那天,大家打闹中将泥浆泼向对方身上以示庆贺。
田里的农活还没完,地里已种下的花生青苗正茁壮生长等着除草,翻耕过来的山上的旱地又要修垄栽山芋。
秧苗成活后水田里的草也长了起来,社员们排着队用秧耙子来来往往除草。到了水稻封行,草还在疯长,已到了夏天最热的时候,社员们又排队跪在稻行里用手飞快地拔草,这样要进行二至三次。
   只有经历夏天最热时跪在稻行里拨过草的人,才能感受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最热时节,往往老天又不肯下雨,一部或二部水车忙碌得团团转。
       我幼年时见过上面一部四人水车,下面又一部六人水车车水给上面水车,上下踏车水的人,比拼着。上面车水的人想着水不够上面车,让下面车水人丢脸。下面车水的人想着车上来得漫过水沟,让上面车水人丢脸。水车大轴在车水人脚下飞转,车水人还拼命打着响彻云天的大小铜锣、铜察、鼓,龙骨板带上来的水头飞向空中形成很大的圆形水帘,这种劳动竞赛场面真是热闹非凡,若是到半夜还在竞赛,又派人煮大锅饭,买那家的鸡鸭宰杀,我们小孩总能混杂在热闹中有吃有玩。
       遇大旱年间,塘坝都车干了又申请从方边水库调水,调水的沟渠要经过新华大队二座山头,到竹山沿半山腰炸开石头,开渠到村东边地势很高的田冲,再分别灌溉来到我们村里的稻田里。
       那时没有化肥,农药也仅有六六粉。稻种又是传统的老品种,即便辛辛苦苦,春天天天往草籽田里挑塘泥,在田角挖坑做草荡,收集农家肥、插秧后田间几轮除草爬行、发现虫害及时治虫等等环节,水稻产量仍然不高。
   根据我父亲1963年10月31日的记录:秋收情况:
1、早熟稻面积34.7亩,单产530斤,总产18398斤。
2、中熟稻面积60.7亩,单产548斤,总产33278.8斤。
3、晚熟稻面积41.9亩,(10.31还没有收割)
4、大豆面积1.3亩,单产150斤,总产200斤。
5、花生面积3亩,单产125斤,总产375斤。
我父亲于1963年11月4日又请人做了一个表,汇总了1963年秋收情况:
图片8.jpg


   根据我父亲1963年11月5日的记录交公粮情况:1963年应完成国家粮食任数:国家征购粮18230斤,爱国粮数8144斤,换购2412斤,还粮29706斤,另加换农药242斤,换豆饼311斤,
   1964年4月30日,买到水稻新品种:红稻种172斤,晚稻种70斤,元稻种90斤,元月黄稻种50斤,晚更稻种70斤,兔子白稻种10斤,农国五一稻种10斤,苏州一号稻种40斤,早沙粳稻种100斤,仪征和平稻种150斤,南新一号稻种515斤,毛石头稻种200斤,合计1411斤。共引进高产新品种12个,经一年种植比较,保留了适合我们村庄农田土壤的品种,1965年亩产量及总产量有了很大的增产。
       我父亲于1965年12月13日记录:小麦总产11238斤,元麦241.8斤、旱沙粮4624.8斤、南特号1980斤、早稻2250斤、南京一号73488斤,元稻4428斤、公社六号55367斤、小红稻6125斤,江西晚1975斤,农垦58号1733斤,后季稻单产每亩417,总产5548斤,黄豆总产716斤,山芋1766斤,经计算中季水稻平均单产655斤,合计总产171481斤。
       1965年因选种播种优秀水稻品种,后季稻亩产提高到417斤,中稻亩产达655斤,1965年水稻总产量171481斤,上交国家46028斤。1965年我们前芦家庄生产队平均单产655斤,1965年溧水县平均单产421斤,前芦家庄生产队平均单产比溧水县平均单产高出234斤。
图片9.jpg 金黄色的水稻、人类的口粮,图片摘自网络


      1965年队里给社员口粮分配如下:1-3岁稻子238斤,4-6岁稻子381斤,大人稻子516斤,百斤稻子出米72—75斤。除了口粮,还有工分粮、肥料粮、饲料粮,还有私留田里收获的稻子。生产队里还要给每户分稻草、山芋、花生、黄豆等等,年里杀猪、起鱼也是按人头分配。
   前芦家庄共65人于1950年参加土改,全村水田195.3亩,旱地125.45亩。原来很多田块地势高,用水灌溉困难,称之为旱地,进入人民公社集体时,人多力量大,在高处有水源的地方筑水塘,水塘下面的旱地变为水田了,到生产队时期我村有水田约240亩,水田约增加了45亩。后来又对一部分旱地进行早改水,到1975年我村约有280亩水田,由于旱地不交公粮和农业税,很多生产队干脆瞒报旱地数量。
       1963年到1965年,全队男女劳动力41人,耕种约240亩水田,约40亩旱地,平均每个劳动力耕种7.8亩田地,每个劳动力生产粮食4182斤,每个劳动力向国家交公粮1122.6斤,每年的公粮抵交农业税。仅1965年,我们前芦家庄41个劳动力,贡献给国家46028斤稻谷,稻谷还要晒干扬净,挑送到公社位于柳家边村南边无梁粮库,排队过秤验收评等级后交公粮。
       我父亲当队长九年,前芦家庄生产队自1963年至1970年,连续八年工资均在1.10-1.20元一个工日,这在当地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父亲当队长九年,团结和带领全队社员,工资水平在全县属于天花板级别的,可奇怪的是我父亲二次申请入党,连预备党员门槛都没有迈进去。

图片10.jpg 我父亲写的入党申请书草稿


      1968年全队凡在生产队评过工分的男劳力共39人,女劳力共11人,除大队书记赵明春,大队主任张荣才,在大队窑厂干活的高凌三人是党员,一个生产队再无党员,我哥哥于1973年至1974年最高票当选队长,连入党申请都没有写过。
       我父亲当队长九年,是安宁的九年,全队男女劳动力出勤满,干劲高,虽然处于“文革”阶段,生产队的生产,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我父亲当队长时,生产队的情景:
   东边的太阳未苏醒,
   社员梦里闻鸡鸣。
   男人披星戴去忙自留地,
   妇女做饭炊烟齐升起,
   放牛少男牛背正熟睡,
   少女赶早放鹅放鸭打猪草。
   太阳出来手捧饭碗社员等分工
   此时队长派活最适宜。
   下田做活阳正升起,
   晚霞中收工男人又去忙碌自留地,
   夜晚时常开会和学习。
   生产队以粮食为纲,倡导农业学大寨,学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种田。总结前芦家庄生产队搞好生产的几点:多积肥料、选优良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一环套一环不松劲,在历史条件限制下尽量做到最好。
   1971年初,我父亲辞去了生产队队长,当一位普通社员。此后十年,生产队队长换了四任,工资一年不如一年,1969年起,水利任务一年比一年重,人口增加,田地减少,生产队逐渐不甚重负。下篇讲述前芦家庄生产队最后十年。


 楼主| 发表于 2024-1-3 23: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维银先生原创《前芦家庄故事系列之十八:抓生产粮食增产又增收》一文,非常接地气!
发表于 2024-1-3 23:42:44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希夷 于 2024-1-4 15:47 编辑

卢家庄队大人516斤/年口粮也是蛮高的了,那时的人口粮一般在460斤/年左右,说明这个生产队各项指标的完成是超标的,这个分配方案公社才会批准。
有人说分田单干粮食增产了,这其实是不了解农村和农业生产。粮食的增产主要是合理耕作与种子的优良。那个年代不断有新的粮食品种出来,小麦新品种一下子把单产从二三百斤一亩提升到5一6百斤一亩,水稻更是由5百斤左右/亩,提升到8百斤/亩,乃至过千斤一百。而单干的貌似增产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个人耕作会尽量扩大种植面积,所谓的一亩田,实际耕作的面积可能多出一分,二分,乃至更多。那个时候一般生产队的粮食产量基本可以达到或“超双纲”的标准。然后把最好的粮食向国家交公粮。每年上下两季,成队的社员挑着粮食去各粮管所交公粮的情形,真正是一道中国社会主义农村的一道风景线。也是中国农民们对国家无私奉献的最真的写照。
 楼主| 发表于 2024-1-3 23:50:47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 发表于 2024-01-03 23:42
卢家庄队大人516斤/年口粮也是蛮高的了,那时的人口粮一般在460斤/年左右,说明这个生产队各项指标的完成是超标的,这个分配方案公社才会批准。
有人说分田单干粮食增产了,这其实是不了解农村和农业生产。粮食的增产主要是合理耕作与种子的优良。那个年代不断有新的粮食品种出来,小麦新品种一下子把单产从二三百斤一亩提升到5一6斤一亩,水搞稻更是由5百斤左右/亩,提升到8百,乃至过千斤一百。而单干的貌似增产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个人耕作会尽量扩大种植面积,所谓的一亩田,实际耕作的面积可能多出一分,二分,乃至更多。那个时候一般生产队的根食产量基本可以达到或“超双纲”的标准。然后把最好的粮食向国家交公粮。每年上下两季,成队的社员挑着粮食去各粮管所交公粮真正是一道中国社会主义农村的一道风景。也是中国农民们对国家无私奉献的最真的写照。

那时交公粮验收人员也有一套。我见过用尖竹筒插进麻袋中,取出带出来的谷粒看饱满及干湿情况……
发表于 2024-1-4 03:14:03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跟帖呢?
发表于 2024-1-4 07:18:17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家肥是一种天然肥料
发表于 2024-1-4 07:41:03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水一绿。现在能见的水花生却是害人的。
发表于 2024-1-4 08: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拜读,有意思的
发表于 2024-1-4 09:52:0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快乐 发表于 2024-01-03 23:50
那时交公粮验收人员也有一套。我见过用尖竹筒插进麻袋中,取出带出来的谷粒看饱满及干湿情况……

一看,二抓,三摸,四咬,加秤称
 楼主| 发表于 2024-1-4 09:54:16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 发表于 2024-01-04 09:52
一看,二抓,三摸,四咬,加秤称

我看热闹,你看门道
发表于 2024-1-4 15:44:13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跟到其他帖子上去了吧?
发表于 2024-1-5 00:19:01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 发表于 2024-01-04 15:44
你跟到其他帖子上去了吧?

不会的
发表于 2024-1-5 08:06:4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以一成历史了!回记满满!
发表于 2024-1-5 08:51:06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自律公约|==溧水114网== ( 苏ICP备10008074号-9 )

GMT+8, 2024-5-3 06: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南京溧水易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57214114、57244114 地址:广成铂金大厦16楼01室
法律顾问:范遵国 13705148320 江苏宗域律师事务所 | 吴耀坤 18502567708 江苏圣典(溧水)律师事务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5-57214114、1391338440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001@ls114.cn
苏公网安备 32011702000107号 | 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0 | 人力资源许可证:0117000113

客服微信 求职群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ls114ls1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