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0011|回复: 30

姚氏宗亲看过来之三:陆游为溧水姚氏二世祖姚平仲写过传,真的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8 07: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3-9-2 08:59 编辑

       姚氏宗亲看过来之三:陆游为溧水姚氏二世祖姚平仲写过传,真的吗?


      在研读《姚氏宗谱》并撰写《姚氏宗亲看过来》介绍姚氏宗谱的系列帖子过程中,又收到姚荣富先生传来的南宋著名词人陆游的“姚平仲小传”。起初不以为然,因为在家谱中并没看到过陆游这篇大作,故有点怀疑是否有修谱师傍名人、用名人效应来抬升姚氏一族的威望和扩大影响呢?
      于是上网搜索,确认陆游千真万确撰写过《姚平仲小传》!那么陆游撰写的《姚平仲小传》出处何在?写作时代背景情况如何?因此再以《姚氏宗亲看过来之三:陆游为溧水姚氏二世祖姚平仲写过传》为题,专门来介绍陆游撰写的《姚平仲小传》。

          一.创作背景及出处

      姚平仲是北宋末年一位既有志气、又有勇气的青年将领,因屡受大宦官童贯的排挤,郁郁不得志,年仅三十余岁,便隐居于深山之中,遂成为传奇式人物。陆游基于自身经历,对这样一位欲忠心报国却不得其门的悲剧式的英雄人物,十分同情和敬佩,故为其作传。
     作者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有大志,二十九岁应进士试,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被秦桧除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任历官枢密院编修兼类圣政所检讨、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

      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离蜀东归,在江西、浙江等地任职。终因坚持抗金。不为当权者所容而罢官。居故乡山阴二十余年。后曾出修国史,任宝章阁待制。其词风格变化多样,多圆润清逸,不乏忧国伤时、慷慨悲壮之作。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渭南词》等。陆游曾封渭南县伯,故集名《渭南文集》。


     陆游既是南宋诗词大家,其诗稿在生前已有付刊,而文集虽已编就,却未付诸剞劂。到嘉定十三年(1220年)游幼子遹知溧阳县,始刻《渭南文集》五十卷于学宫。此集虽陆遹所刋,实游所自定。陆游晚年封‘渭南伯’,遹跋称先太史未病时故已编辑,凡命名及次第之旨皆出遗意,今不敢紊。又述游之言曰:‘剑南乃诗家事,不可施于文。’故以‘渭南’名集。
    《渭南文集》除溧阳刻本外,宋代未见别本刊行。

      嘉定本今犹有残帙传世,本卷为钱氏绛云楼故物,曾经黄丕烈收藏,《百宋一廛书录》著录。前有序一首,称‘嘉定十有三年十月壬寅幼子承事郎知建康溧阳县主管劝农公事子遹谨书’。此是家刻之本,刻工甚精,纸墨如新,宋刻之中,堪称精品。又是本系出自陆游后人编刻,保存了陆游作品原貌,后世整理校勘陆游文集,皆当以此为上善之选。

         二.作品原文及注释译文


                  姚平仲小传1

      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2。幼孤,从父古养为子3。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4,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5。宣抚使童贯召与语6,平仲负气不少屈7。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8,号“小太尉”。睦州盗起9,徽宗遣贯讨贼,贯虽恶平仲10,心服其沉勇,复取以行。及贼平,平仲功冠军,乃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11。”贯愈忌之。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与12。钦宗在东宫13,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围,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14,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15。及出,连破两寨,而虏以夜徙去16。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17,始得食。入武关18,至长安,欲隐华山,顾以为浅19,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宫,人莫识也。留一日,复入大面山20,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药者莫能至21,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22,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间23,始出,至丈人观道院,自言如此。时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24;行不择崖堑、荆棘25,其速若奔马;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姚平仲:北宋末年爱国将领。
2西陲:西部边疆。
3从父:伯父或叔父。
4夏人:西夏党项族人。臧底河: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宋将种师道率十万人马与西夏战于此地,姚平仲随种师道参加了这次战斗。
5枝梧:抵抗。
6童贯:宋徽宗宠信的奸佞宦官。
7负气:自恃气盛,不肯屈居事人。
8推:推崇。
9睦州:在今浙江建德县。盗:指方腊。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方腊在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起义,次年战败被俘,在京师被害。
10恶:厌恶。
11上:皇帝。
12与:参加。
13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做太子的时候。
14殊赏:厚赏。
15斫(zhuó)营:突袭敌营。
16虏:对敌人的贱称。
17邓州:今河南邓县。
18武关:在今陕西商南县西北。
19顾:但。浅:指不够隐秘,不便隐居。
20大面山:在青城山以西。
21度:估计。
22物色:搜寻。
23乾道、淳熙之间:公元1165至1189年。乾道、淳熙都是宋孝宗的年号。
24奕奕:有神采的样子。
25崖堑:山崖和山沟。

        三.白话译文及作品赏析

白话译文

      姚平仲,字希晏,家中世代为驻守西部边境的大将。他从小成了孤儿,从父姚古把他作为儿子抚养。十八岁时,他和西夏军队在臧底河交战,斩杀、俘获很多敌人,敌人不能抵抗。宣抚使童贯召见他并和他谈话,平仲有骨气,不愿讨好童贯,童贯很不高兴,压低对他的赏赐,但是关中的豪杰都推崇他,称他“小太尉”。睦州发生叛乱,宋徽宗派童贯征讨叛乱。童贯虽然厌恶平仲,但是内心佩服他的沉稳勇猛,又调任他同行。等到起义被平定,平仲的功劳居全军之首,于是他面见童贯说:“我不愿意得到赏赐,只想面见一次皇上。”童贯更加忌惮他。别的将领王渊、刘光世都得到皇上的召见,唯独姚平仲没有被召见。宋钦宗做太子的时候,听说了姚平仲的名声,到即位时,金人入侵,京城被围,平仲正好在京城,得以在福宁殿被宋钦宗召见询问对策,钦宗赏赐他许多财物,许诺退敌后重赏他。于是平仲请求带领敢死队突袭敌营,捉拿敌人的将帅献给钦宗。出击后,接连攻破敌人两座营寨,但是敌帅已连夜逃跑了。平仲没有建成大功,于是骑着青骡逃命,一昼夜跑了七百五十里,到达邓州,才敢吃饭。进入武关,到了长安,打算在华山隐居,但他认为不够隐蔽,于是奔向蜀地,到了青城山的上清宫,人们都不认识他。停留了一天,又进入大面山,走了二百七十余里,估计釆药的人都到不了,才放走了所骑的骡子,找了一处石洞住下。朝廷多次下诏搜寻他,都没有找到。乾道、淳熙年间,才出山,到丈人观道院,自己说了以上经历。当时他已经八十多岁,紫红色的胡子很浓密,有几尺长,面露红光,走路不管山崖、山沟、荆棘,速度快如奔马。也偶尔给人写草书,非常奇特雄伟。但是不说出他得道的原因。
     《姚平仲小传》是陆游写史的一篇小作。他采用了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寥寥数笔讲述了失意英雄的一生:姚平仲世袭边境大将,十八岁在臧底河战役中大败西夏军,崭露头角,宣抚使童贯召他谈话,这个傲气的青年因为不会谄媚而被嫌厌;睦州盗贼作乱,皇上派童贯征讨,童贯不得不起用姚平仲,当打了胜仗,论功行赏的时候,姚却不改先前个性,不要赏赐,只要面圣,这让童贯更加忌恨;钦宗在东宫时,推荐姚平仲讨伐金兵,姚立下军令状带敢死队出击金敌,但在连败敌军两座营寨后却因敌军的撤退而无法实现“擒虏帅”的誓言,于是连夜逃亡,两天跑了千余里方敢止步,之后一直隐匿于山间,晚年人青城道院,青灯相伴。
       童贯是北宋权宦“六贼”之一,生性巧媚。他手握兵权长达二十年之久,军政弄得乌烟瘴气。这大约可以解释为什么姚平仲在第一次被童贯召见的时候就出现了“负气不少屈”的表现。作为名门之后,虽然年少失怙,但在伯父的悉心教养下依然秉承了将门风采。对于童贯的所作所为大约早有耳闻,年轻的心气从来都是高昂的,不会媚颜卑屈,所以,一开始姚平仲就和权倾一时的童贯结下了梁子。等到平定睦州盗贼时,姚平仲不要赏赐却要求面见皇帝,是看不惯童贯又或是另有说法。相传,曾有人弹劾童贯,皇帝命另一官员前去调查,结果却被童贯“反侦察”。最后童贯恶人先告状,反倒诬陷那位官员并致其死命。从这些资料看来,姚平仲的面圣请求是无论如何不会实现的,他太年轻,敌不过政治的黑腐。这次不仅没有见到皇上,姚平仲更是成了童贯的眼中刺,仕途上注定险象环生。
       文章接着提到了姚平仲立军令状出击金兵的事,这一次战斗发生在靖康元年( 1126),朝廷里仍然是童贯掌握大权,看重姚平仲才干的钦宗那时候不过是太子身份,文中有语“钦宗在东宫”。作者在写姚平仲逃亡的文字中隐藏着特别的情感。姚平仲不过是没有擒获金兵首领,却被认作“不成”,立下了军令状又不成,面对掌握虎符的童贯,姚明白他回朝的结集只有一个——死,但又不甘心这样白白送死,于是他选择了亡命天涯。这一段文字中一些动词和副词的运用耐人寻味。“抵邓州,始得食”中的“始”写出了姚平仲的惊魂未定,一天一夜跑了七百五十里,到了邓州,才吃一口饭。但这绝对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接下来更紧张的逃亡。“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顾以为浅,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官”,这几句中出现的动词最生动的莫过于“欲”“顾”二字。姚平仲本打算在华山隐匿,但转念一想还是觉得离恶权太近,不够安全,果断奔入了偏远的蜀地。读者仿佛看到了亡命中的姚平仲时时回头瞻顾,看看身后是否有童贯的追兵。入蜀地之后,姚平仲还不放心,“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药者莫能至,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中“复”“度”“乃”等词用得精彩,姚平仲终于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中舒缓一口气了,心想着这里连采草药的人都不会到达,这才从骡背上下来,住在石洞里。
       文章后面写道,朝廷多次下诏请姚平仲出山但都遭到了拒绝,又写道,他再次出现在世人眼中的时候已然八十高龄,却道骨仙风,神采非常。陆游曾为姚平仲写过一首诗《姚将军靖康初以战败亡命,建炎中下诏求之不可得》中有这样的句子“从公游五岳,稽首餐灵芝,金骨换绿髓,欺然松杪飞”。于是有学者分析说,作者陆游对于姚平仲的感情至此已经从遗憾唏嘘升华到了羡慕和钦佩,但也有不同观点,认为那一段描写姚平仲亡命天涯的文字是陆游感时伤己之作。他同样出身名门,但因权贵秦桧而仕途不顺,坚持抗金却遭受排挤。中年入蜀,被诬“嘲弄风月”而罢官,而后长期居于故里山阴。陆游写《姚平仲小传》,仅逃亡描写就占了四分之一左右篇幅,那也是写自己。那么多的细节,没有经历过亡命天涯的人是不能描摹的。
      当政治风云变幻,小人张牙舞爪的时候,真英雄的人生往往颠沛流离:少年气盛,中年漂泊,老来寂寞。人生听雨的三阶段似乎有着某种共性,但却又人人不同。

       四.家谱中为何没收录有陆游《姚平仲小传》呢?

      陆游撰写的《姚平仲小传》是历史事实。是由陆游的幼子陆遹在担任溧阳知县时,即1220年刻印了《渭南文集》(溧阳版),虽然此文集是在陆游过世十年后才刻印,但陆遹在《渭南文集》跋中明确提到是先父在世时就已完稿,刻印时完全保留原貌、遵崇父意才刻印付梓。像陆游这样的名人撰写的《姚平仲小传》按常理早就应该收入家谱中呀。之所以没在家谱中收录呈现,猜测有以下原因:一是陆游当时写《姚平仲小传》并非是直接为家谱修谱而作,只是由感而发,此文完成就闲置一旁,其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诗词上,陆游在世时就已将其诗词作品汇文刻印,他仅在晚年时才整理文稿,并将文集刻印交其子完成。故姚氏宗谱续修过程中没有收集在内就顺理成章了。二是后来虽然刻印《渭南文集》,但溧水总体经济文化相对较为落后,加上交流闭塞,修谱人没见到过这《渭南文集》也在情理之中。这一点吴大林老师在研读《姚氏宗谱》后,发现所有一修至六修谱序及人物像赞均没有当年的县令、状元、进士撰写过文章,说明当时主要从事农耕为主、勤劳持家的姚氏族人总体上经济状况一般,也难请得动县令、进士来作序了。这也间接说明溧水姚氏宗亲续修家谱时从没有见过陆游的《姚平仲小传》,否则见过的话不收集进宗谱内,于情于理都讲不通。
     不过有一点:六修家谱中有篇《平仲公传》记载的内容与陆游《姚平仲小传》比较相近。相对而言,陆游的《姚平仲小传》内容更详实。

      附:《姚氏宗谱》人物传中记载的《平仲公传》:

    “平仲公,字希晏,继虞公之嗣君也。靖康初,随父率步骑七千,与种时道合兵入援,金人惧徙砦,于牟驼冈增垒自卫。时师道年高,练达天下称为老种。帝闻其至喜甚开,贵上门命李纲迎劳遂拜师道,同知宣抚使,统四方勤王之兵,公封都统制。然姚氏、种氏均为山西巨室,各不相下。公虑其功独归种氏。时帝趋战,师道因言过春分乃可击,帝以为缓。公请先期击之,恃其血气之勇,径率步骑万人夜袭敌营,遣中使传旨谕。李纲曰:平仲已举事矣,卿速援之。公方发,金人觉之,分兵迎敌,至是大败。公惧而遁,后入于四川青城山。遇公年逾九十,紫髯委地。疑得道不知所终。”
      而同一家谱中有关姚平仲的世系表中记载却相当简洁,而“卒葬云鹤山”一说与平仲公传“不知所终”似乎又有点自相矛盾。故留此存疑。
     《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亦界定姚平仲的归宿是:“夜袭金营,功不成,亡命西蜀,隐居大面山。乾道、淳熙间复出,时年八十余。”看来,姚平仲最后是上青城山顶峰大面山的,至于结局如何,归依何处,那就史无明文了。
(图文:溧水区地方文化协会  理事 吴建  20230827)
1693177734031350.jpeg
1693177734138807.jpeg
1693177734182557.jpeg
1693177734239689.jpeg
发表于 2023-8-28 09:48:33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游的巜姚平仲小传》与姚氏家谱中的巜平仲公传》所述的事件虽有类似,但时间上不一致,且事件中是两个皇帝,谱中讲的是徽宗时,陆游讲的钦宗,一个是趋战,一个是破围,一个涉李纲,一个涉童贯,其中很多节点是对不上的。但最终的结局则基本一致,失利,逃遁,隐居,再现。
我个人更倾向于信姚氏谱的巜平仲公传》,因为这个内容应该源自沿袭下来的几次修谱,倒恰恰是陆游看到关于姚平仲的事,作了些演义,弄出个太监将军童贯。大宋的萎大基本靠吹,一个忌惮武将的朝庭,甚至京城都不设防的朝庭,被灭亡是必然的,岂是一个靠一己之勇的陆游,辛弃疾,姚平仲弄一两次偷袭,夺营可以续命?!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12:00:03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 发表于 2023-08-28 09:48
陆游的巜姚平仲小传》与姚氏家谱中的巜平仲公传》所述的事件虽有类似,但时间上不一致,且事件中是两个皇帝,谱中讲的是徽宗时,陆游讲的钦宗,一个是趋战,一个是破围,一个涉李纲,一个涉童贯,其中很多节点是对不上的。但最终的结局则基本一致,失利,逃遁,隐居,再现。
我个人更倾向于信姚氏谱的巜平仲公传》,因为这个内容应该源自沿袭下来的几次修谱,倒恰恰是陆游看到关于姚平仲的事,作了些演义,弄出个太监将军童贯。大宋的萎大基本靠吹,一个忌惮武将的朝庭,甚至京城都不设防的朝庭,被灭亡是必然的,岂是一个靠一己之勇的陆游,辛弃疾,姚平仲弄一两次偷袭,夺营可以续命?!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12:47:06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3-9-3 08:13 编辑
希夷 发表于 2023-08-28 09:48
陆游的巜姚平仲小传》与姚氏家谱中的巜平仲公传》所述的事件虽有类似,但时间上不一致,且事件中是两个皇帝,谱中讲的是徽宗时,陆游讲的钦宗,一个是趋战,一个是破围,一个涉李纲,一个涉童贯,其中很多节点是对不上的。但最终的结局则基本一致,失利,逃遁,隐居,再现。
我个人更倾向于信姚氏谱的巜平仲公传》,因为这个内容应该源自沿袭下来的几次修谱,倒恰恰是陆游看到关于姚平仲的事,作了些演义,弄出个太监将军童贯。大宋的萎大基本靠吹,一个忌惮武将的朝庭,甚至京城都不设防的朝庭,被灭亡是必然的,岂是一个靠一己之勇的陆游,辛弃疾,姚平仲弄一两次偷袭,夺营可以续命?!


另和希夷版主谈点个人看法:按《渭南文集》1220年就已刻印传世,应该《姚平仲小传》写作在这之前,而其溧水姚氏宗谱最早一修也应在姚古1129年才始居溧水,家谱也应在迁徙溧水后由子孙辈创修,那也在1129年之后的廿、卅年后乃至百年以后才会尊姚古为溧水始祖,况且谱中有关《平仲公传》也都没有陆游在世时(1210年前)所写的《姚平仲小传》详实。说陆游见到家谱之后才写小传的可能性不大,过去家谱都秘不示人,况且还是分穷乡僻壤的溧水,陆游看过《姚氏宗谱》可能性较低,陆游应是从其它渠道(走访、国史)来完成此作。这是我个人看法。陆游《姚平仲小传》没收集在后续的几次谱牒中,也说明陆游与历次主修家谱人员互不知情。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12:52:30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 发表于 2023-08-28 09:48
陆游的巜姚平仲小传》与姚氏家谱中的巜平仲公传》所述的事件虽有类似,但时间上不一致,且事件中是两个皇帝,谱中讲的是徽宗时,陆游讲的钦宗,一个是趋战,一个是破围,一个涉李纲,一个涉童贯,其中很多节点是对不上的。但最终的结局则基本一致,失利,逃遁,隐居,再现。
我个人更倾向于信姚氏谱的巜平仲公传》,因为这个内容应该源自沿袭下来的几次修谱,倒恰恰是陆游看到关于姚平仲的事,作了些演义,弄出个太监将军童贯。大宋的萎大基本靠吹,一个忌惮武将的朝庭,甚至京城都不设防的朝庭,被灭亡是必然的,岂是一个靠一己之勇的陆游,辛弃疾,姚平仲弄一两次偷袭,夺营可以续命?!

我个人更倾向于信姚氏谱的巜平仲公传》,因为这个内容应该源自沿袭下来的几次修谱,倒恰恰是陆游看到关于姚平仲的事,作了些演义,弄出个太监将军童贯。大宋的萎大基本靠吹,一个忌惮武将的朝庭,甚至京城都不设防的朝庭,被灭亡是必然的,岂是一个靠一己之勇的陆游,辛弃疾,姚平仲弄一两次偷袭,夺营可以续命?!
另和希夷版主谈点个人看法:按《渭南文集》1220年就已刻印传世,应该《姚平仲小传》写作在这之前,而其溧水姚氏宗谱最早一修也应在姚古1129年才始居溧水,家谱也应在迁徙溧水后由子孙辈创修,那也在1129年之后的廿、卅年才会尊姚古为溧水始祖,况且谱中有关《平仲公传》也都没有陆游在世时(1210年前)所写的《姚平仲小传》详实。说陆游见到家谱之后才写小传的可能性不大,过去家谱都秘不示人,况且还是穷乡僻壤的溧水,陆游看过《姚氏宗谱》可能性较低,陆游应是从其它渠道(走访、国史)来完成此作。当然从时间节点看是有相交的,仅有前谱、后小传重合的可能性的,但并不能断言如此。这是我个人看法。陆游《姚平仲小传》没收集在后续的几次谱牒中,也说明陆游与历次主修家谱人员互不知情。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14:13:55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快乐 发表于 2023-08-28 12:52
我个人更倾向于信姚氏谱的巜平仲公传》,因为这个内容应该源自沿袭下来的几次修谱,倒恰恰是陆游看到关于姚平仲的事,作了些演义,弄出个太监将军童贯。大宋的萎大基本靠吹,一个忌惮武将的朝庭,甚至京城都不设防的朝庭,被灭亡是必然的,岂是一个靠一己之勇的陆游,辛弃疾,姚平仲弄一两次偷袭,夺营可以续命?!
另和希夷版主谈点个人看法:按《渭南文集》1220年就已刻印传世,应该《姚平仲小传》写作在这之前,而其溧水姚氏宗谱最早一修也应在姚古1129年才始居溧水,家谱也应在迁徙溧水后由子孙辈创修,那也在1129年之后的廿、卅年才会尊姚古为溧水始祖,况且谱中有关《平仲公传》也都没有陆游在世时(1210年前)所写的《姚平仲小传》详实。说陆游见到家谱之后才写小传的可能性不大,过去家谱都秘不示人,况且还是穷乡僻壤的溧水,陆游看过《姚氏宗谱》可能性较低,陆游应是从其它渠道(走访、国史)来完成此作。当然从时间节点看是有相交的,仅有前谱、后小传重合的可能性的,但并不能断言如此。这是我个人看法。陆游《姚平仲小传》没收集在后续的几次谱牒中,也说明陆游与历次主修家谱人员互不知情。

刚才查了一修谱是在1536年后才刻印。那陆游的幼子陆遹在1220年刻印的《渭南文集》,早于《中山姚氏宗谱》1536年一修谱年代早三百余年呢。因此《姚平仲小传》先问世。
发表于 2023-8-28 17:56:50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快乐 发表于 2023-08-28 12:52
我个人更倾向于信姚氏谱的巜平仲公传》,因为这个内容应该源自沿袭下来的几次修谱,倒恰恰是陆游看到关于姚平仲的事,作了些演义,弄出个太监将军童贯。大宋的萎大基本靠吹,一个忌惮武将的朝庭,甚至京城都不设防的朝庭,被灭亡是必然的,岂是一个靠一己之勇的陆游,辛弃疾,姚平仲弄一两次偷袭,夺营可以续命?!
另和希夷版主谈点个人看法:按《渭南文集》1220年就已刻印传世,应该《姚平仲小传》写作在这之前,而其溧水姚氏宗谱最早一修也应在姚古1129年才始居溧水,家谱也应在迁徙溧水后由子孙辈创修,那也在1129年之后的廿、卅年才会尊姚古为溧水始祖,况且谱中有关《平仲公传》也都没有陆游在世时(1210年前)所写的《姚平仲小传》详实。说陆游见到家谱之后才写小传的可能性不大,过去家谱都秘不示人,况且还是穷乡僻壤的溧水,陆游看过《姚氏宗谱》可能性较低,陆游应是从其它渠道(走访、国史)来完成此作。当然从时间节点看是有相交的,仅有前谱、后小传重合的可能性的,但并不能断言如此。这是我个人看法。陆游《姚平仲小传》没收集在后续的几次谱牒中,也说明陆游与历次主修家谱人员互不知情。

孤军奇袭破敌营的壮举可能更符合陆游挥师中原的宿愿,所以姚平仲单兵破敌虽以失败告终,陆游仍对此举耿耿于怀。一个从心底里惮于用兵,又用阉人为将军的朝庭,单兵袭敌无论胜败,也是壮举了。虽然这个失败几乎是必然的。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19:03:45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 发表于 2023-08-28 17:56
孤军奇袭破敌营的壮举可能更符合陆游挥师中原的宿愿,所以姚平仲单兵破敌虽以失败告终,陆游仍对此举耿耿于怀。一个从心底里惮于用兵,又用阉人为将军的朝庭,单兵袭敌无论胜败,也是壮举了。虽然这个失败几乎是必然的。

词人陆游是有家国情怀的,也因此他才写《姚平仲小传》,以抒发内心情感!
发表于 2023-8-28 19:09:51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快乐 发表于 2023-08-28 14:13
刚才查了一修谱是在1536年后才刻印。那陆游的幼子陆遹在1220年刻印的《渭南文集》,早于《中山姚氏宗谱》1536年一修谱年代早三百余年呢。因此《姚平仲小传》先问世。

童贯和李纲是同时代的人,为什么陆游的巜小传》和姚氏家谱中的记载不一致?按常理陆游的传应更可靠,而姚氏谱为什么把与童贯的交结变成了李纲?自宋后童贯作为北宋亡国的六贼之一,其与始祖的过节也正是忠良的印证,为什么偏偏换成了李纲?这不合常理。应该有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23-8-29 06:38:13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 发表于 2023-08-28 19:09
童贯和李纲是同时代的人,为什么陆游的巜小传》和姚氏家谱中的记载不一致?按常理陆游的传应更可靠,而姚氏谱为什么把与童贯的交结变成了李纲?自宋后童贯作为北宋亡国的六贼之一,其与始祖的过节也正是忠良的印证,为什么偏偏换成了李纲?这不合常理。应该有原因。

陆游曾担任过国史官员,他通过工作之便,了解到姚平仲,还曾专门寻访到青城山了解情况。陆游撰写《姚平仲小传》应是不争事实。尤其幼子陆遹在溧阳县令位置上刻印时撰的“跋”中讲得清楚明白,先父遗稿,按原稿刻印的,并且陆游曾对其说:文稿不能与诗集同名,故以《渭南文集》刻印后而传世。这于1220年后完成的文集中记载的《姚平仲小传》显然比这迟三百多年的姚氏后人才首修的家谱中提到的《平仲公传》要更可信些。
发表于 2023-8-29 07:53:57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快乐 发表于 2023-08-29 06:38
陆游曾担任过国史官员,他通过工作之便,了解到姚平仲,还曾专门寻访到青城山了解情况。陆游撰写《姚平仲小传》应是不争事实。尤其幼子陆遹在溧阳县令位置上刻印时撰的“跋”中讲得清楚明白,先父遗稿,按原稿刻印的,并且陆游曾对其说:文稿不能与诗集同名,故以《渭南文集》刻印后而传世。这于1220年后完成的文集中记载的《姚平仲小传》显然比这迟三百多年的姚氏后人才首修的家谱中提到的《平仲公传》要更可信些。

袭营事件可能本身就是个罗生门,徽宗,钦宗?李纲,童贯?其中还涉及种师道,这些人都是切切实实的历史人物,两个版本居然不一致,这不是一般的记述错误。
面对敌军围困,种师道认为应等援兵到来合兵反攻,皇帝则认为应该尽快出击,于是姚平仲立下军令状出发,结果战败。而战败再战本也是常事,为什么千里奔逃,还隐身几十年?按时间算,此战败北后不久,那个北宋和他的两个皇帝就被掳去漠北了,姚平仲为什么要等到几十年后才出世?这其中应与大宋的怯战本质有关。战与和始终是大宋绕不过的死结,虽然宋真宗不断搞“天降祥瑞”来麻痹自己和民众,也掩不了大宋的脊骨软弱的重病。陆游则是有骨气的,从情感上会本能地同情姚平仲,而鄙视童贯之流。
 楼主| 发表于 2023-8-29 08:11:12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有几位能全文浏览一遍的?
 楼主| 发表于 2023-8-29 09:29:32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此文,建议溧水姚氏宗亲再续修家谱时,应补上陆游撰写的《姚平仲小传》内容。因为家谱上均尊姚古、姚平仲为溧水姚氏一始祖、二世祖,通过当今网络技术平台获知的陆游撰《姚平仲小传》理应补全到新修家谱中。
发表于 2023-8-29 09:36:39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姚氏家谱中的记载与陆游写的姚平仲小传有出入是可以理解的,但同一事件的脉络和情节是相似的。为什么会有出入?我觉得是与整个宋朝忌惮武功有关。
纵观整个宋朝涉及用兵与边关战事,基本靠意淫。什么十二寡妇征西之类,完全是一种病态。
一个不修国防,甚至任用太监掌兵的朝庭,专注于艺伎才色,文人吟唱,勾栏纵情,然后自诩曰“美好的大宋”,能不屈辱?所以姚平仲不逃又能怎样?前有蔡京,童贯,后有秦桧,贾似道,不逃他决活不到长髯如仙。
 楼主| 发表于 2023-8-29 13:18:54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希夷 发表于 2023-08-29 09:36
姚氏家谱中的记载与陆游写的姚平仲小传有出入是可以理解的,但同一事件的脉络和情节是相似的。为什么会有出入?我觉得是与整个宋朝忌惮武功有关。
纵观整个宋朝涉及用兵与边关战事,基本靠意淫。什么十二寡妇征西之类,完全是一种病态。
一个不修国防,甚至任用太监掌兵的朝庭,专注于艺伎才色,文人吟唱,勾栏纵情,然后自诩曰“美好的大宋”,能不屈辱?所以姚平仲不逃又能怎样?前有蔡京,童贯,后有秦桧,贾似道,不逃他决活不到长髯如仙。

南唐后主李煜写的《虞美人》发人深省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发表于 2023-8-30 07:09:01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
发表于 2023-8-30 22:38:50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快乐 发表于 2023-08-29 13:18
南唐后主李煜写的《虞美人》发人深省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姚氏宗谱上的平仲公传看上去比陆游的平仲公小传更客观,其中并未廻避姚平仲因怕种师道抢了头功而请战的情节,结果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致兵败而逃亡。
陆游则更侧重关于童贯,关于皇帝的焦点上,实质上就是对一个缺乏硬脊朝庭的不满,而姚平仲的兵败或正与皇帝的猪肉误决策有关,于是只能用春秋笔法。
发表于 2023-8-31 09:13:34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姚氏宗谱”上的记载和《宋史—仲师道传》上叙述的事情基本一样。
发表于 2023-8-31 10:05:37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身 发表于 2023-08-31 09:13
“姚氏宗谱”上的记载和《宋史—仲师道传》上叙述的事情基本一样。

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李纲上)文中也写到了关于平仲公传上的历史背景,也基本和“姚氏宗谱”上记载的差不多。
发表于 2023-8-31 10:45:15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姚姓老祖这么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自律公约|==溧水114网== ( 苏ICP备10008074号-9 )

GMT+8, 2024-5-3 1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南京溧水易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57214114、57244114 地址:广成铂金大厦16楼01室
法律顾问:范遵国 13705148320 江苏宗域律师事务所 | 吴耀坤 18502567708 江苏圣典(溧水)律师事务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5-57214114、1391338440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001@ls114.cn
苏公网安备 32011702000107号 | 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0 | 人力资源许可证:0117000113

客服微信 求职群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ls114ls1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