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5018|回复: 69

溧水的“客民”以及相关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2 13: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溧水的“客民”以及相关问题

原著作者:吴大林

    清代末年有一批河南、湖北、湖南人到本县定居,这就是今日在本县被称为“客民”的一批居民。“客民”又称为“客面人”、“客边人”。他们大多操着一口外地方言,多居住于贫穷的山乡,其居住地人们习惯地称为棚子;他们的年节、婚丧习俗有异于“本地人”。这些客民好客、豪爽,具有北方人的性格。在“客民”和本地人杂居的山村,我们很容易从人群中分辨出哪些是客民,哪些是本地人。

    关于客民及其历史,由于本地文献资料很少提起,所以至今人们仍知之不多。笔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曾在县内进行调查走访,并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又曾到客民的老家,即河南信阳地区去考察。还参考了安徽出版的《安徽花鼓戏一百年》一书。还接待了上海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两位博士生,回答了他们有关客民问题的咨询。几十年过去了,现就客民的迁入、组成、分布、影响及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索,以引起大家的关心和讨论。

    一、“客民”的迁入

    这些客民,大多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迁入本县的。

    有清一代,溧水经济得到了相对发展,人民生活比较安定,人口亦有较大的增长。据光绪《溧水县志》载,明万历三年(1575)溧水只有人丁二万人。及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溧水人丁即增至144167人,(全县总人口为230618人)。到道光二十七年(1847)统计时,溧水人丁又增至十八万五干人。推析当时全县的人口总数已近三十万人。那时“户口殷繁、村居稠密”,人口总数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不久爆发了太平天国战争。从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下江宁(今南京)建都天京起,到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清军与太平军的战争持续了十一年之久。溧水地处南京外围,战斗频繁,战争造成的破坏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到同治三年,溧水人口由于死亡、外流等原因,仅余十分之一。同治十三年统计,本县仅有三万七千余人。在这以后差不多过了一百年,一直到本世纪的七十年代,溧水才恢复到太平天国战争前的人口总数。

    太平天国战争后。江宁府属各县及皖南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光绪二年,溧水教谕章骥曾作了一首《孔镇道中》诗,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农村萧索荒凉的景况:
         
    观风重待理桑麻,草蔓烟荒处处蛙。村落多留墙半堵,碑蚨犹亘路三叉。
   
    公余出郭寒心目,官冷行旌乏爪牙。野老含情相问讯,不堪回首旧时家。

    清政府为了恢复农业生产,提出“善后要政,莫急于垦荒”,“欲复元气、首重农功”的方针。并采取一系列的政策:一、减免粮赋。先是免江宁府属各县同治四、五、六三年的粮赋。接着在同治七年至十三年 “不分丁漕,权办抵征。溧水垦熟田土亩纳钱二百文,地减半。夏税交三分之一,秋税交三分之二。”二、招人开荒。太平天国战争后,大多数村庄人少地多,也有“全村而为墟莽者”。直到同治十二年。溧水“垦熟田地照原额不足五成”、“且本地农民无多,招人佃种工本倍增,且荒芜已久,无力壅培,岁获比以前不及一半。”

    在此情况下,从同治四年,署县令查祥考设劝农局起至清末,一直采用“招徕农户,借给牛种”进行垦荒的办法。一大批农民应招而来,他们就是今日所称的“客民”。民国十二年钱桂馨编纂的《溧水征访册》对此有所记载。如徐荩臣条:“同治初年,粤匪始平。各州县设局招垦。邑侯陈亮斋夙重荩臣名,委以局务,勤慎将事。”又如赵玉文,“同治初年,粤寇方平,溧水流亡未复,田地荒芜。邑绅(徐)大纶奉督宪札委,督办溧水县开垦事宜。玉文办同办理。”其实,赵玉文应为赵裕文。钱桂馨著《太学生世伯赵公子郁传》(见敬爱堂《赵氏宗谱》卷之四十)称:“公讳裕文,字子郁,世居邑之山阳乡。┉┉金田之乱,我邑户口凋残。┉┉同治初叶,两江总督曾文正公札委徐大纶先生督办开垦事宜。公及业师徐小云先生分任庶务。公竭力赞助,招俫逃亡,布散粮种,辛苦备尝,实事求是”。

    同治七年至九年任两江总督的马新贻奏称:“同治三年军务平定,设局招垦,认垦者虽不乏其人,而未垦荒田尚复不少。推其原故,实因兵燹后户口零落,佃农稀少所致。”“即现在成熟启征之田,大抵皆同治五年江北水灾,饥民逃荒南来,经业主给以牛种开垦者居多。”光绪续修《句容县志》称“同治初,虽承平未久,民气未复,而居乡者多土著,即所招佃户,大半江北之人”。光绪四年两江总督沈葆祯在《奏请豁除高淳县田地虚粮折》中称:“兵燹之余,乡民自种自食,每户不过十余亩而止。余地招募客民,给以资本” 。天津的《益闻报》刊文写道:“宁郡自遭兵燹后,土地荒芜。有主之业,百不获一;侵占之产,十居其九。历年来虽由客民开垦,援例纳粮,然其析亩数,隐亏耗,奸民串卖,蠹书漏册,种种弊端,不胜缕述。刻闻业已拟定章程,大约仿照广德州成例,迭经派委妥商,谕令各董保,凡客民开垦田土,无论已买未卖者,准于明正清丈,庶无弊窦,而重课赋。从此土客熙融,各有恒产,可永为盛世之良民矣。”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引用一些资料:

    “同治以后土著少,客民多来自湖南、湖北及河南、浙东、皖北等处。相处杂糅,其中淳良敦朴者多,而桀傲者亦有。风俗浇漓,一时难化。”(光绪七年《广德州志》卷二十四)

    “州民被咸、同兵燹后,土著不及十分之一,招客民开垦入籍。湖北人居其四,河南人居其三,江北人居其一,浙江人居其一,省及土著共得其一。”(民国三十七年《广德县志稿》)

    “按宁(国)自清咸丰兵燹后,土民存者不足百分之一,客民居多数。五方杂处,风俗各殊。”(民国二十五年《宁国县志》卷四)

    还有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唐老三下江南》也反映了客民下江南的情况:

    唐唱:昨日无事去把集赶,耳听得众人等讲说一遍。有人说江南好水田,…… 一束稻子能打一大碗,栗谷米能长到一尺二三。棉花桃子赛鸡蛋。一串钱能买八十斤盐。葫芦长得水桶大,南瓜长得磨子圆。人人都说当年大乱,洪杨扎在九龙山。江南人儿发瘟死,全都是客家人种庄田。唐老三不信下河去看,背的背挑的挑都下江南。

    唐妻唱:一家人在湖北好不安然,下江南别了六亲卖了祖先。

    唐唱:我下江南称不愿,死在湖北受熬煎。种田种地租税重,前年遭旱去年淹。我请老板把租看。…… 为夫的在旁边哀告半天,……下半年扣了我的押板钱,称看穷人多可怜。(下略)

    当时各地对客民的政策是有所不同的。如广德和宁国两县,为了吸引客民,所以凡是荒置的土地都可开垦,而且哪个人开垦,这个土地就归那个人所有。即是后来土地的主人回来,索要这块土地,官府也不支持。因此,广德和宁国的客民在全县广泛分布。但溧水就不同了。虽然开始也有类似的承诺,但后来土地的主人回来了,客民大多以败诉而告终。所以溧水的客民多生活在山区的棚子里。《溧水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有一篇名为《中圩的故事》,是有关客民的内容。说的是,“在明觉西庄有个叫中圩的村子。太平天国失败之后,来了二三十个人,他们原来都是湘军,后来湘军被解散了,没处去,见到中圩草长田荒了,砖头瓦片到处是,就搭民棚子,日 耕晚耙,翻过来大概百来亩土地了。这时长流嘴村的张家石到西庄来找张有德,他说:“张兄,中圩有田三百六十亩,格辰光你家人少,不要多少田。日后,长流嘴、西庄、孙家庄、邰家庄的小辈发起来,人少地不够种,要骂我们的。”他们俩商量,马上动手。于是他们派人到长流嘴、西庄、孙家庄、邰家庄的主事的喊齐,一起来对棚子里的人喊话。湖南人想,反正到处去不了,死就死在此地吧!他们蹲在棚子里,谁也不出来,谁也不讲话。于是张有德他们冲上去,折了湖南人的棚子,牵走了他们的牛。湖南人仗着上头有人,到官府告状,不告别人,单告张有德。湖南人一告就告准了,官府要来抓人。于是,张有德来找张家石来商量。哪晓得张家石听说闹出了官司,却把头一缩不肯出来。张有德到了溧水,银子花了不少。后来,官司既没打赢也没打输,不了了之。湖南人见弄不过当地人,就跑到东边山里头去了。”还有一些地方,是邻近交通线附近的丘陵地区,如洪蓝傅家边,这里就是本地人和客民杂处的地区。

    由此可见,溧水的客民确是同治、光绪年间迁入本县的。但是清光绪《溧水县志》对此少有记载。民国十二年,溧水县的钱桂馨、徐勉为续修江苏通志而编纂了一本《溧水征访册》,此书称:“光绪十九年,城内后巷荷花塘一带遭回禄之灾,被烧者三十余家。又系客居贫民,时值严寒,号哭之声不绝。”第一次记载了本县的客民的情况。

    民国二十年(1931年)出版的《江苏省各县概况一览》一书中称,溧水“全县地广人稀,近因客籍移居,户口渐多”。“全县人民土著与客民各半”。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编写了一本溧水调查,内称溧水“因有湖南,河南,安徽移住的人很多,常能引起纠纷。”指的就是客民。

    二、“客民”的组成

    客民主要由河南人、湖北人和湖南人组成。

    在大别山以北河南的光山、罗山、商城、固始以及大别山以南湖北的麻城、罗田、英山、黄陂、沔阳等县是我国有名的灾区。十年九灾,旱涝相继。清同治五年水灾,朝廷到这一带“出示招垦”,吸引农民到江南来开荒。先到来的发现江南的自然条件好,又动员部分乡亲随后南迁,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这些河南、湖北来的移民是客民的主体。

    此外,还有太平军战士。如1863年11月22日,驻溧水的太平军守将杨英清率众万余投降。清军没有将他们杀害,而是“尽行遣散”。这些太平军战士,有一部分无力返回原籍,就留了下来,后来成了客民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失败后,就留在溧水。宣城的韦四保是皖南花鼓戏的第一代艺人,他祖父是“太平军的随营戏子”。

    再就是湖南人,他们多是曾国藩手下的湘军。老谋深算的曾国藩知道,太平天国失败后,湘军的存在,清廷将认为对它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为了他本人的安全计,在攻破天京后不久,就将湘军的陆师解散,随后又解散了水师。湘军的上层官佐在战争中发了财,而下级士兵无力返回原籍者,则留了下来。溧水李厚发先生的岳父家唐氏原居湖南长沙,他家的资料上称,迁溧始祖为光炳、光致兄弟二人。他们于“咸丰年间从营”,即参加了湘军。他家口头相传这兄弟二人为湘军的马夫。

    最近,在网上见到《寻找湖南省宁乡县水南冲潘氏居溧水县宗亲》的帖子。他们根据《滎阳潘氏六修族谱》卷七,称“同治初年,德祥公(字元春)迁到安徽宣城,后四子力文、五子力彬、九子力明迁到江苏溧水。葬地为溧水大东门外独山铺”。

    以河南,湖北的移民为主体,加上湖南人以及部分苏北人、皖北人组成了今日的“客民”。

    客民并非只到溧水,在江南有广泛的分布。对此官方并无专门统计。感谢安徽省宣城行署文化局,他们编了一本《皖南花鼓戏一百年》的书。它不仅讲了皖南花鼓戏一百年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讲了客民到江南的百年历史。该书中收有刘永濂的《皖南花鼓戏艺人谱略》,记载了花鼓戏的第一代艺人(1895-1911年),第二代艺人(1912-1937年),第三代艺人(1937-1946),第四代艺人(1946-1949年)的姓名和简历。第一代艺人中就有溧水人梅凤贻。祖籍湖北,随祖父下江南。第二代艺人中有溧水人李猫子、张铁匠。第三代艺人中有溧水人陈金山、第四代艺人中有陈兰英等。而且自梅凤贻开创,经陈金山、何茂桂、吴昌国、孙华堂、彭银花、杨光荣、杨金生、陈兰英等溧水客民演员的丰富发展,形成了皖南花鼓戏的苏南流派。这是溧水的客民为皖南花鼓戏作出的贡献。

    我将该书中四代共100余位花鼓戏演员的籍贯列表如下:

建国前皖南花鼓戏演员籍贯表


宣城
宁国
郎 溪
广德
江宁
溧水
高淳
句容
溧阳
长兴
安吉
孝丰
昌化
第一代
4人
1人
1人


1人



1人
2人
1人

第二代
7人
2人
6人
3人

2人




1人


第三代
9人
5人
8人
4人

1人
1人

2人


1人
1人
第四代
14人
7人
5人
7人
2人
1人
1人
2人

1人




    通过此表,再加上各地旧县志有关客民的记载作了一个统计,得出了客民大致分布在安徽的宁国、宣城、郎溪、广德;江苏的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以及浙江的长兴、安吉、孝丰、昌化等县的结论。

    究竟有多少客民在溧水落户?现尚缺乏这方面的统计资料。但同治十三年溧水人口为37188人。到民国二十年《江苏省各县概况一览》称:溧水 “ 全县地广人稀,近因客籍移居,户口渐多。据十七年间调查,全县有34970户,174395人。”又称“全县人民土著与客民各半”。五十多年间,溧水人口增加了137207人。其中除自然增长及外逃归来的之外,客民应占相当大的比重。

    1988年,我在河南汤阴参加全国岳飞研讨会之后,走访了信阳地区、信阳市、信阳县以及光山、罗山、固始、商城、潢州等五县。我每到一处,都走访政协文史委、地方志办公室和文化馆。介绍我所知溧水客民的情况,希望得到有关部门关于这方面研究的指示。这一带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就是由信阳长台关楚墓中出土的编钟演奏的。此地和溧水一样,也为低山丘陵地带,是我国稻作与麦作的过渡地区。当地招待所一天三顿的主食都有大米饭和馒头,这是其它地方见不到的。因此当地人到稻作地区有生产水稻的经验,到了生产小麦和杂粮的地区,他们也能适应。据当地文化部门、地方志机构的同志讲,信阳地区人口密度高,旱涝灾害频发,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规模移民的事件。移民的方向,东南西北都有。可查到最早的一次,为唐朝前期河南光洲固始人陈元光(657—711),他率军驻守福建,后人称为“开漳闽王”。他的部众多为信阳地区的子弟,后来留在当地。今日许多台湾人追寻祖籍地,都追到信阳。当地统战部门为此专门编书进行研究。接待来访的台湾寻祖客,成了他们重要的工作。2018年,信阳市政协将太平天国之后信阳地区向江南的移民研究列为专题,并于2020年初出版了《一担箩筐下江南》上下两册

    三、客民在溧水的分布
    关于溧水客民的总人数及其分布情况,目前尚没有完整的统计资料。但客民聚居的地名多称为“棚子”,这给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当年,客民一担挑子下江南,本地人的大村子不许进,只许住在村外,帮当地人种田,更多的人就到山边开荒。他们就地砍些树枝及茅草柴搭就像今日看瓜棚那样的棚子,一家人住在里面。由于开荒种地有了收获,一家人得以度命,他们便定居下来。以后棚子变成了矮小的草房,甚至盖起了瓦房,但“棚子”的名称却沿续下来了。

    1983年溧水县地名委员会所编《溧水县地名录》对棚子的地名进行了收集。全县叫“棚子”的地名尚有51个。现按乡和大队列表如下:

乡名
东屏
共和
白马
群力
城郊
云鹤
和凤
总计
棚子数
17
12
7
7
5
2
1
51

杨祥5个
方庄1个
白马1个
凉蓬2个
庆丰2个
云鹤山1个
下狮山1个


张村1个
革新1个
尤赘2个
西塘2个
大通2个
魏家1个



白鹿1个
交河1个
石头寨2个
爱民1个
前进1个




余定1个
洪咀1个
李巷2个
堡星2个





梁山4个
白龙1个







徐溪1个
东上3个







王家山1个
南丁1个







上桥2个
浮山3个







麻山1个








    在柘塘、乌山、洪蓝、石湫、明觉、渔歌、孔镇、东庐、晶桥等九乡没有记载“棚子”的地名。实际上,除圩区外,本县各乡丘陵山区均有客民的分布。

    四、客民对本县文化的影响

    客民是在近代本县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中出现的,他们的到来,为恢复溧水的农业生产、开发溧水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对溧水的文化产生了影响。

    客民的家乡既处于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的交会区,又处于以面食杂粮为主食与以大米为主食的过渡区。他们的适应性很强。他们来到溧水也将家乡的一些生产技术带到了溧水。如客民盖草房,是在田里“切土墼”。而本地人只会“脱土基”。以致本地人盖房子时往往请客民来帮助切土墼。还有草房漏了要补新草,叫“插草”。客民插草有技术,又快又平整。所以本地人插草时也请客民帮助。“打泥饼”是客民的又一专长。他们用草、芦帘和熟泥制成一块块纤维板大小甚至更大的“泥饼”,待其半干时抬上房顶代替“望砖”,叫“抬饼”。使房顶又平整,又不易漏水。

图片1.png

    客民还带来了一些本地没有的民间文艺活动。如花鼓戏就是由湖北花鼓戏和河南地灯子戏融合江南民间歌舞而成。首批到达溧水的客民之中有一位梅凤贻,他开创了花鼓戏的苏南流派。形成了一种流利、柔和、悠扬的韵味,被称为“梅门”,是江南花鼓戏的七大艺术流派之一。解放前,本县的一些花鼓戏班子,如杨小六班 (东屏一带),陈兰英班 (晶桥一带)、方九班 (共和浮山一带)都是梅派的传人。

    其传承关系为:

    梅凤贻(旦)-李猫子(旦)、陈金山(生、鼓师)-陈兰英(旦)

    梅凤贻(旦)-张打鼓姥(鼓师)-杨再三(旦)-杨光荣(生)刘满堂(旦)、洪振国(生)

    1991年,我到宣城访问了溧水籍著名演员陈兰英,她是溧水县晶桥乡水晶山窑人,1930年出生。祖籍河南,随客民潮流至淅江安吉,后移居溧水。陈兰英在13岁时拜本县陈金山为师,在水晶山窑一家祠堂内学戏,同时学习的有13人,仅有3人满师。她出名之后,自驵“小兰英班”。1952年参加郞溪花鼓戏团,为当家花旦。在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在《打瓜园》剧中饰文姐,塑造出一个天真伶俐的农村小姑娘形象,荣获演员三等奖。1956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1958年调至芜湖专区花鼓剧团,1959年起任芜湖艺校教师兼演员。

图片2.png

    在农村中出现了打五件的说唱形式。陈大海先生调查,在百年前河南南部有一位曲艺高手,名叫金拐子,他有个徒弟叫徒老五。徒老五逃荒来到江南,收傅安华为徒弟,在溧水张村、姜家棚子一带以打五件为生。傅安华又收三个徒弟,一个叫姜敬义,一个叫王道明,一个叫李节成,均已亡故。(见《溧水古今》第12辑)打五件由一人或两人合作,身背木架,架上放大锣、小锣、鼓、钹、竹板等五件乐器,沿门自打自唱。曲调是以花鼓调的“蛮蛮腔”和“四平调”为主,也唱灯曲小调。“打五件”分打唱和点唱两种。打唱近似门歌,由演唱者“望风采柳”,即兴编词,唱词多是吉祥如意,五谷丰登,人财兴旺之类。点唱近似清唱,演唱者往往把所能唱的节目写成折子由人选择。由于“打五件”可以养家糊口,“子背高架打五件,一天能唱二百钱”,一些人便以“打五件”为生了。还有“玩旱船”、“玩狮子”也是客民带来的。现在一些地方即使是本地人“玩狮子”,在“喊采”的时候,仍用客边话,就是明证。

图片3.png

    此外,在民俗上也有反映。如按本地原有习俗,女儿出嫁要满月才回门。由于客民“三日回门”,以致影响到本地人也多采用三天 “回门”了。还有妇女生小孩,娘家人要送“月礼”。本地人原不送油条,后来受到客民的影响,现在送油条几乎在全县都是流行的“月礼”了。

    客民中至今还保留了一些不同于当地的风俗。如在丧俗上,客民中如有人在头年去世,第二年的正月初一或初二,全体亲友要带纸、香、烛、炮 (爆竹)到死者家“烧新年”祭奠死者。还有,在过年时,“本地人”要在家中的不同位置向不同的方向祭年神、灶神、家堂和祖宗,还要到村外的土地庙祭土地神。而客民却在家中一次祭众神。客民家堂屋里的供桌上立有“祖宗昭穆之神位”(本地人供“天地君亲师”),在神位两侧分别用小字写上门神、灶神等众神的名称。在供桌台板下设一小柜,柜里供着土地神。祭灶不上灶台,祭土地不到村外,一次祭众神的现象,反映客民带着家乡的诸神迁徙的历史。

图片4.png

    溧水的客民中还出现了一些能人。除前面介绍的花鼓戏演员外,溧水客民中还出了一位江宁县长。他就是蔡为端,是白马乡涧屋村的客民。他生于1907年,于国立中央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入江苏省第一届区长训练所接受培训。历任溧水第六区区长,萧县承审员等职。1944年9月,就任江宁县流亡政府县长。抗战胜利后任江宁县第一任县长。(陈明胜《战后收复区基层官民矛盾解读――以江宁为个案》,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0月)。据解永兰老师说,客民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在民国期间还组织了同乡会,在县城犁头尖建起了“河南会馆”, 蔡为端曾任“河南会馆”的负责人。

    另外一个国民党时代名人,叫曹泰甫,他由族人卖公田12 亩供他读书,在杭州学法律,1930年毕业。与蔡为端、管思成三人在溧水小东门成立河南律师会馆,专为客民打官司。他1933年参加国民党,1934年任浮山保保长。1935年到宜兴帮人打官司,胜诉后,被聘为宜兴县张渚乡乡长。到1939年,有良田百亩,请伙计3人。解放后,被定为地主和历史反革命。

    至于解放后,以至现代,溧水客民的后代出了许多领导人物,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五、客民没被同化的原因

    “客民”是相对于“本地人”而言的。从字面上讲,“客民”是近期迁进本地的居民,而在溧水却有特定的涵义。“客民”到本县定居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相反地,在他们到来之后,因战争、经商、工作等原因迁居到溧水的人,却不被称为“客民”,仅历二、三代他们的后人就都被同化成了“本地人”。而“客民”至今基本上仍是与“本地人”有区别的“外来户”。究其原因,在客观上如前所述:一、是由于 “客民”一次迁居人数较多;二、是他们一直劳动、繁衍于一种小聚居的生活环境中。在主观上,客民们远离家乡到江南来定居,困难重重,加上当时“本地人”的排外因素,就迫使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来加强其内聚力,以利于生存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保持原有的方言

    有人讲了这样一件事。民国期间,白马、共和一带邻近溧阳的客民,往往到溧阳去打忙工。如果有个别忙工受到欺侮,而只要他操着客民的方言,其它客民不论认识与否,都上前帮助,因之溧阳人认为客民不好惹。这件事反映了客民努力保持其方言的作用。以致在客民聚居区域内,不少“本地人”反被“客民”同化了,语言及习俗与客民相似,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实际上,内于客民长期远离原籍,和各地来的客民方言之间的互相影响,加上吸收了本地的一些方言,客民的方言与原籍的方言已有很大的不同。有位研究语言学的学者称:“溧水县共和乡的客边话,其语言系统从总体来看是属于官话的,但是有些入声字却读成带喉塞尾,如“约”字读(Ic)读法跟吴语相仿。”

    2、宗族上联系

    客民通过加强宗族和同乡的关系来加强内部凝聚力。他们往往可以清楚地说出其老家是在何县何乡何村。他们的祠堂、家谱仍在祖籍,一些客民与祖籍家族的联系至今未断。客民到江南后,每个家族组成“祖会”,祖会有房屋、田亩等公产。每年由各家轮流办会。客民还用布制成“神轴”,上面书写本支人员世系演变的情况。每当办会时,将神轴挂在堂屋,全族人聚会祭祖。一些客民势单力薄、他们往往找同姓的客民大族“联宗”。联宗后走动频繁,如同族人一般。据傅家边的陈姓客民介绍,民国期间,在县城天主堂旁曾建有三进的陈氏祠堂,抗战期间被毁。现在,许多客民已与祖籍地发生联系,一些家族成员集体上了新修的祖籍的家谱。另有一些家族在溧水自行修谱。

    如白马花山《曹氏宗谱》(1841-2015),2016年电脑排印本。主编曹家禄。

    此谱详细记载了约1895年,曹龙携第三、第四子及曹凤曹金美、曹智厚举家从河南光山县燕家河乡曹家墩迁到溧水县白鹿乡定居后,七代人的发展史。曹龙居顺兴村;曹凤先住上聂,后定居花山冲;曹金美在无人村居住,民国期间,此村被命名为曹家坝。

    此谱又介绍了共产党时代的一位名人,叫邓巧云,她出生于句容磨盘,小学文化。195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任东屏乡副乡长,东庐区副区长,东屏公社管委会副主任等。

    还有心仁堂《余氏宗谱》,河南商城中华余氏荟萃堂西祠心仁堂六修。共三卷,三册。余氏在百年前从河南商城迁到本县任家园,然后迁到洪蓝涧东村。与雷家与换亲。近年与商城宗亲联系,而收入族谱之中。是溧水客民老家的宗谱之一

图片5.png

    3、客民内部通婚

    客民往往内部通婚,这是外界环境造成的。“本地人”在开始时看不起“客民”,因此不与客民通婚。这也是客民没被本地人同化的一个原因。如傅家边的雷氏,1897年从河南商城迁到江南。先到溧阳上兴,1912年迁到洪蓝涧东村。雷氏与同样来自商城的余氏换亲。后来,一部分客民经济条件改善了,客民与本地人逐渐开始通婚,现在已是到处可见了。

    由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客民迁至江南已近百年而至今仍未被本地人所同化。

    客民在保持其自身内聚力的同时,力求与本地人搞好关系。这反映在他们非常好客。家中来了客人,主人竭诚招待。对客人的称呼也极其客气,往往以晚辈的口气来敬重对方,言谈态度也很谦恭;客人就席前,要先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要送上热毛巾等等。因此客民与本地人往往能融洽无间、和睦相处。

    毫无疑问,当历史发展到今天,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随着文化教育的日益普及与提高 (包括普通话的提倡与推广),我县的“客民”和“本地人”在语言、习俗以及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必将在新的基础上统一协调起来,而所谓“客民”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现象,也终将随之而消失。
    另外的话

    老一辈的溧水人流传着“溧水是荷叶地”的说法。说溧水留不住人。这是与溧水的地理环境有关的。溧水是低山丘陵,经多年的开发,溧水形成山乡和圩乡两部分。圩乡旱涝保收,但是面积较小。山乡土瘠薄,不长粮食,树也长不好。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开发万亩竹海,结果竹子只长成了很小一片。溧水的人口密度在民国时排在全省第三类,与滨海、响水等县一个等级。在2013年统计,溧水的人口密度是394.39人/平方公里,是鼓楼区人口密度的五十分之一。

    历史上,从外地大规模移入溧水的共有三批,第一批是东晋移入江南的,如柘塘刘太冲、刘太真兄弟,他们就是在东晋时迁到金陵,后来到了溧水。当时是一个郡一个县的南迁,所以在东晋、南朝时,今南京四周曾设过许许多多的侨置郡和县。清光绪《溧水县志》称“高平,当偏安之世侨置”,怀疑当年曾在溧水某地设立了名为高平的侨置县,所以后来用高平作溧水的别名。

    第二批是在北宋灭亡后,一大批北方的居民迁到了江南,当时称这些移民为“客户”。据南宋《景定建康志》记载,溧水当时有24761户,其中客户2259户,近占十分之一。总人口有53125人,其中客户8259人,超过百分之十五。而建康府属五县总的有客户14242户,26441人。溧水是建康府属五县之中客户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客户是指与主户相对应的一类户籍,泛指非土著的住户。其中多数是由外地来迁者。关于这些外地移民来溧水的原因,陈作霖在《金陵通传》中认为:“溧水之境,枕山带湖,民风醇美,其深僻之处为兵革所罕到,故宋室南渡避乱者恒乐居之。若施氏、司徒氏、芮氏诸族是也。赵姚来溧实在宣靖之间,而子孙代有闻人,甲于诸族”。

    到了清代,在太平天国失败之后,客民如潮水般地涌入江南,仅就句容、溧水、高淳三县来说,溧水的客民人数最多。论其原因,可能是溧水地理特点造成的。

上网方式
发表于 2020-10-22 13: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谱是为了弘扬家族文化的,也就是“我们家也曾经……过!”罢了,现代阿Q而已。哈哈。

至于客民人,应该都是溧水根基不深的难民,攀附高祖权贵也大都与溧水无缘。

溧水客民人应该目光向前,或许家族更加兴旺。看吴大林有一篇写东屏曹氏寻亲无果的文章,讲到溧水曹氏安源(现北大工程学院材料系主任曹安源)修现代家谱的故事。我们溧水是一个有历史文化的地方,更应该成为一个讲历史文化的地方!溧水有北京大学两位博士生导师赵白生、曹安源,就是这样的传承结果。要好好弘扬挖掘才好。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2 14: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溧水的客民,第一批己很难寻究,第二批有较多的记载,家谱上会挂上“中山”二字,只是经蒙元之后,本土文汉文化遭受重大打击,留存的记录很少,明清的脉络比较清晰,第三批客民集中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溧水的客民及客民文化重点也正在于此。
发表于 2020-10-22 14:36:19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担箩筐下江南,百年沧桑话客民。
发表于 2020-10-22 14: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论是什么地域性的民系,在中国人这里,家谱都类似充当双重的角色,既是某些人“光宗耀祖”立足乡里的招牌,也是传承家族经验的典籍,人群本来就是流动性。
发表于 2020-10-22 14:52:07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拜读全文,了解客民文化。
发表于 2020-10-22 18: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希,好久不见!
发表于 2020-10-22 18: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为“客民人”追根溯源做出了贡献,我代表湖北族客民人向您表示感谢!
发表于 2020-10-22 18: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历年跟踪最终确认本人祖籍湖北荆州。一承血脉系南北,两眼朦胧缅古今、、、、、、。
发表于 2020-10-22 19:07:01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10-22 19:28:25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溧水客民溧水人,
历代沧桑历代泪,
同是中華炎黄后,
四方各地奔溧水,
兵燹不断田荒凉,
客民来溧不归乡,
狮子旱船花鼓戏,
主客同唱一个腔,
莫忘当年迁徙苦,
备加爱我溧水乡!
发表于 2020-10-22 19:50:43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若善上 发表于 2020-10-22 18:51
经历年跟踪最终确认本人祖籍湖北荆州。一承血脉系南北,两眼朦胧缅古今、、、、、、。

请问你姓什么啊?溧水哪里人?谢谢!
发表于 2020-10-22 22:49:15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客面人又称当地人叫“蛮子人”以前最明显的区别是语言,现在好了,大家都说普通话为主,难以分辨!以前当地世家望族很多是一村一姓,聚族而居!随着农村的拆迁,老百姓安置房集中居住。在这方面,两者的差异又没了!不久的将来,也许再无客民和当地人之说!吴老师的文章,详细的记录和介绍了溧水历史上曾经的这个独特群体!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0-10-22 23:21:50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溧水繁杂的方言体系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可惜慢慢的消失了,回想当年三四个人聊天讲三四种方言也挺有意思的!
发表于 2020-10-23 00:02:11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介绍和分析,丰富的我们的认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08: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愁湖 发表于 2020-10-23 00:02
感谢楼主的介绍和分析,丰富的我们的认知。

吴大林老师的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每读皆有收获,故征得吴老师同意,在本版转发,与大家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08: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sentao 发表于 2020-10-22 23:21
溧水繁杂的方言体系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可惜慢慢的消失了,回想当年三四个人聊天讲三四种方言也挺有意 ...

近南京,邻句容,靠溧阳,接高淳的方言都不一样,中间还有个“溧水城里话”,呵。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08: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想山下 发表于 2020-10-22 22:49
客面人又称当地人叫“蛮子人”以前最明显的区别是语言,现在好了,大家都说普通话为主,难以分辨!以前当地 ...

山边上的客民就喊我们是“蛮子”。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08: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散步 发表于 2020-10-22 13:49
家谱是为了弘扬家族文化的,也就是“我们家也曾经……过!”罢了,现代阿Q而已。哈哈。

至于客民人,应该 ...

攀附名人望族自有修谱以来就一直存在,即在有些家谱的序文中也有对此鄙薄的文字,但家谱中大量保存下来的历史信息还是很宝贵的。近年来还有人专门靠为人修谱的行业。当然,认祖上的“郭汾阳”幽默也就难免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08: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自律公约|==溧水114网== ( 苏ICP备10008074号-9 )

GMT+8, 2024-4-26 21: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南京溧水易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57214114、57244114 地址:广成铂金大厦16楼01室
法律顾问:范遵国 13705148320 江苏宗域律师事务所 | 吴耀坤 18502567708 江苏圣典(溧水)律师事务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5-57214114、1391338440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001@ls114.cn
苏公网安备 32011702000107号 | 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0 | 人力资源许可证:0117000113

客服微信 求职群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ls114ls1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