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004|回复: 0

《成果非凡 击掌贺之》(作者张金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7 18: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成果非凡  击掌贺之


一一写在《溧水家谱见闻录》第二部出版之际

       吴大林同志的第二部深耕溧水家谱的力作,与第一部一样,仍定名为《溧水家谱见闻录》。在我看来,见闻二字是他的谦恭之语,其实称研究也断无自夸嫌疑。君谓是见闻,吾道为论著。获如此非凡之成果,老夫击掌贺之。好书!好书!值得慢读细嚼。
     《溧水家谱见闻录》第二部刊印出版,是一件很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大事。在这部著作中,大林兄又收集了许多散存于溧水民间的家谱、宗谱、族谱並一一予以细说。他按这些谱牒名称的姓氏笔画排列齐整,使之重现于茫茫人海,传流于堂堂后世。这一场名副其实的抢救运动,工作量不可不谓大矣!收集难度不可不谓难啊!笔者估算大林兄收集、整理、研究这些持谱人家的堂号、谱牒工作,会耗去他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用我们“爬格子”者的行话来说,可谓绞透脑汁、竭尽全力。美哉!大林兄领衔的这个人文工程是何等的伟大,功德是何等的无量!这部著作凝聚着大林兄多少汗水和心血!他据典研考之认真,走笔行文之流畅,令在下刮目相看、望尘莫及!受大林兄精神所激励,以大林兄为榜样,敞人提笔写些文字是义不容辞、理所当然的了!
       由于历史的拨弄,1970年八月起我们相识相知于句容县高庙茶场。彼时,那里正在建设镇江地区五七干校校舍,故地委就从镇江市,丹阳、溧水、丹徒、句容县抽调一百名新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组成一个学生连(四连)到那里去制作建造校舍用的九五红砖。记得大林兄出于北航大门、学的是飞机材料专业,机械传动知识等自然闵熟于脑间。当时,五七干校砖窑中烧好的红砖出窑等苦活累活都由我们这些“臭老九”承担,全凭我们的双手将一块块烫手的砖头从窑内搬出来。劳动环境极差,砖灰飞扬,浑身满脸全是红土泥尘。费力不算,效率又低。见此情景,大林兄利用废料发明制作了一个砖头出窑连续输送滑槽装置,把烧好的砖头放入滑槽内从上往下连读滑出来。此举为同学减负,获领导肯定,成为美谈。19739我们奉命返回原分配单位。大林去溧水,我回丹阳,自此联系中断。
       时间列车行驶至2019年,由于网络的发展,我们当年在句容劳动锻练的四连二排(由丹阳20人、溧水10人和镇江市10人组成)部分同学在微信上重新相遇了。当年5月,大林发我一则微信信息称:“我是工科男,为了适应,恶补文科知识,至今还只是在门边转悠”。至此,我才知大林兄在溧水从文了,文化、史志、文物、文博、民俗、谱牒等均已入门,业绩斐然、硕果累累!大林兄主持过溧水文化局工作、参与了顺治溧水县志的点校、被推荐为溧水政协委员荣任文史委主任,收集编辑出版了两部《溧水家谱见闻录》,作出如此大的贡献,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说明我们这些40后大学生,虽受过历史的捉弄,但压根儿都是有用之辈,吴大林同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史、志、谱等同属记录前人和往事的文字汇集与刊存。大林同志既能点校旧志古籍,又善研究老谱宿牒,人杰矣!他主编的两部《溧水家谱见闻录》,我虽拜读未及过半,但也已深深地被感染、真正地服贴了!大林兄的佳作,令我惊叹领教之处至少有三。
       一曰虽说是见闻,但收集整理有心。大林兄考证、研究溧水家谱是从发现、收集工作做起的的,可谓是从头越而终其果。君虽为半路出家、后天恶补从文,然呕心沥血,转行成功。翻开《溧水家谱见闻录》第一部第一篇继善堂《丁氏家谱》,在第三页第三行就见:1984109日,我在麻山村丁正明家看见这部《丁氏家谱》”之字样。同样,第二辑中的第一篇祠神堂继善堂《丁氏家谱》,又写有“202258日上午,笔者见到此谱”的文字。凡此等等,不一而举。四五十年如一日,可见大林兄的执著精神是多么的伟大!另据傳章伟先生在大林兄第一部《溧水家谱见闻录》中所撰写《序言》中称,这些老旧谱籍有的是从村民自家菜地里挖出来的,有的是从阁楼上的破被絮中掏出来的,有的是从里屋的墙壁中拆出来的。不管怎样说,这些老古董原来有的在持谱人家里,有的在收藏者手里,有的在档案馆里。这些好东西,如果没有热心人、有心人去访觅、去问津、去复印、去拍照、去抄录、去收集、去挖掘,这众多“金石”只能继续埋名掩彩、在僻静之处默默无闻地“睡大觉”。可喜的是溧水出了个吴大林,他和他的同仁们使出浑身解数,历尽千辛万苦,全身投入,一心一意,致力于溧水家谱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写到这里我仿佛又看到了大林兄奔走于田间小道到处收集各种老谱旧牒,伏案于书舍精心整理、奋笔疾书溧水家谱见闻录的情景。大林兄不畏数量这么多且记载各异的家谱,查堂号、确谱名、析谱文,终于写成了两部《溧水家谱见闻录》大作。试想这么难、这么大的工程,竟在來自于工科门的大林兄手里完工了,我这文科生与之相比怎能不汗颜?
        二曰虽说是见闻,但解读点校精心。大林兄整理的众多家谱,个个有白话文解读,其解析、考证、标点、校勘、研究等文字共41万之多。古时志籍、谱牒都是用文言文书写的,今人读来非常吃力难懂。恕我直言,估计大林兄的文言文水平是后天强补上来的。但他对这一个个家谱的概要解读和分析,对每一个谱牒的名称、谱序、目录、凡例、世表、世德、人物等,一一用白话文予以概述解析,是花了大功夫的。尤其是他对一些人物传记、祠庙记、碑文、墓志铭等的标点、解读,决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孜孜以求的大林兄做到了。试问当下之社会,还有多少高人痴汉在埋头于谱纸堆而欲罢不能的?
        三曰虽说是见闻,但研究考证用心。以东庐三槐堂《中山王氏宗谱》为例,这支王氏的始祖是谁?王端朝究竟是何地人士的考证,大林同志是铆足了劲,多方查证,其用心不可不谓良苦矣。为了弄明生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二十多岁就中进士的王端朝究竟是何方人士,大林兄从解析王端朝撰写《重修正显庙记》入手,先后研读了七八部各种版本的溧水《王氏宗谱》,从南宋《景定建康志》、《万历溧水县志》等志书中找到了王端朝葬于溧水的记载,又在元《至正金陵新志》的《王端朝传》中查到他六岁即定居于溧水的证据,终将溧水这支东庐三槐堂中山王氏的始祖是王端朝,他是溧水人一事查清,为《中山王氏宗谱》增了光、添了彩,中山王氏后人怎会不感激大林兄耳?
       惊叹领教之处,远未写尽。千言万语,终有歇笔之时。隔空寄情,网络飞书,肝胆相照,幸为作序,如有谬误,敬请指正。

                                     岁在甲辰仲春午马张金泉
                                         写于上海松江
                  

(作者系当年句容高庙镇江地区五七干校四连二排排长、丹阳县委办公室秘书,原上海市松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上海市十届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自律公约|==溧水114网== ( 苏ICP备10008074号-9 )

GMT+8, 2024-11-4 06: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南京溧水易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57214114、57244114 地址:广成铂金大厦16楼01室
法律顾问:范遵国 13705148320 江苏宗域律师事务所 | 吴耀坤 18502567708 江苏圣典(溧水)律师事务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5-57214114、1391338440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001@ls114.cn
苏公网安备 32011702000107号 | 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0 | 人力资源许可证:0117000113

客服微信 求职群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ls114ls1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