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8203|回复: 30

祠山大帝考(吴大林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30 15: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祠山大帝考

吴大林 著

    明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命在南京鸡鸣钦天山(今鸡鸣寺、北极阁一带)建十座庙宇,即所谓“京师十庙”,每座庙宇中供奉着一位神灵。其中供奉北极真武、宝志和尚、都城隍、祠山广惠王和五显神(财神)的五座庙由南京太常寺官祭;另五座庙内供奉着曾在南京供职、对当地人民有功德的五位官吏。他们是汉代的蒋子文、晋代的卞壸、南唐的刘仁瞻、宋代的曹彬、元代的福寿等,由应天府官祭。后来人们称之为南京十庙,《明史》称其为“南京神庙”,以与其它庙宇相区别。

    在十庙中有一座“祠山广惠王庙”。祠山广惠王,姓张名渤,字伯奇。据民间传说,朱元璋打天下时,一次遭敌兵追赶,他逃到广德的一所破旧的祠山庙中躲藏。朱元璋祷告说,如能逢凶化吉,躲过这一难关,我一定要重修金身,再建庙宇。后来追兵赶到,只见庙门口结了一张蜘蛛网把门封了起来,网的中心还爬着一只大蜘蛛。追兵看了看说,要是有人进去,蛛网必定会破,于是又向前追赶,朱元璋得救了。后来他得了天下,不忘当年救命之恩,重修了广德祠山庙,并在南京鸡鸣山新建庙宇。

    其实,这个流传得很广的故事只是个神话。朱元璋是否在广德祠山庙躲过追兵?今已不可考。朱元璋原是个贫苦农民,后来参加农民起义军——红巾军而起家,因此很相信地方的杂祀之神。而前述的十位神灵是南京一带民间所尊奉的神灵,建十庙是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服务的。后来永乐帝迁都北京,建了"京师九庙",除真武外,其它九位神灵都没有迁到北京,更说明南京“京师十庙”内供奉的是本地的地方神。

    祭祀祠山神的活动开始于唐朝。唐代天宝十三年(754),京都长安大旱,唐玄宗立坛祈雨有应,立封赠张渤为水部员外郎,并命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祠山庙碑碑文。五代天佑五年(908),吴越王赠张渤为广德侯,南唐国册封广德公,不久又称广德王。北宋时敕封灵济王,南宋绍兴五年加封“正顺忠祐灵济昭烈”八字王,至理宗淳祐五年,改封正祐圣烈真君,至咸淳二年,加封正祐圣烈昭德昌福真君。元代加封祠山神,赠号“普济”。明清两代又多加封,名号加到18个字,即“正祐圣烈昭德昌福崇仁辅顺灵佑普济真君”。并对其祖父母、父母、三个夫人、五子五媳、一女九弟、九弟媳、八孙、四侍从统有封号。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祠山神张渤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神?他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一、张渤是一位治水的神
    目前可见到有关张渤事迹的材料最远可推到唐代。由于时代久远,己经传得支离破碎,矛盾百出。关于他的事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张渤是大禹治水时的助手。即“神佐禹治水有功”。(《溧阳县志》)

    第二种说法,认为大禹的助手是张秉,因其有功,其子张渤被封为神。如唐颜真卿书的《横山庙碑》称:张秉“事禹分治水土,均江海,通淮泗,行山泽间,遇神女曰:“帝以君有功,遣吾为配”。后神女生下张渤,便以水德王其地。《无锡县志》亦称张秉“相传事禹,治水土有功,遇神女,谓曰:上帝以君功在吴分,故遣相配,长子以水德王其地,后生子渤为祠山神。祠山,广德之横山也。”这两种说法都认为张渤是夏禹时代的人。

    第三种说法,以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为代表。称张渤是西汉吴兴郡乌程县横山人,后移居太湖附近。他欲从安徽广德挖一条运河至浙江长兴,将皖南的山水导入太湖。这一工程全长三十华里,可惜因故失败了。而《三教搜神大全》一书则更进一步称其父为龙阳君,母名张媪。一日“龙阳君与张媪游于太湖之陂,正昼无见,风雨晦冥,云盖其上,五祥青云,雷电并起,忽失媪处。俄顷开霁,媪言见天女谓曰,吾汝祖也,赐以金丹,已而有娠,怀胎十四个月,当西汉神爵三年三月二十一日夜半真君生。长而奇伟,宽仁大度,喜怒不形于色。身长七尺,隆准美髯,发垂委地,深知水火之道。”《能改斋漫录》并记载了张渤开河的故事。“先时,与夫人李氏密议为期,每饷至,鸣鼓三声,而王即自至,不令夫人至开河之所。厥后因夫人遗飧于鼓,乃为鸟啄。王以为鸣鼓而饷至,洎王诣鼓坛,乃知为鸟所误。逡巡,夫人至,鸣其鼓,王以为前所误而不至。夫人遂诣兴工之所,见王为大猪,驱役阴兵,开凿河渎。王见夫人,变形未及,从此耻之,遂不与夫人相见,河渎之功遂息。遁于广德县四、五里横山之顶。居民思之,立庙于山西南隅。夫人李氏,亦至县东二里而化,时人亦立其庙。”从此,“圣渎之河,涸为民田”。当地人在横山西建“挂鼓坛庙”,据说这里 “禽不敢栖,蚁不敢聚。”(《三教搜神大全》)

    这三种说法出入很大,但有一条是一致的,即张渤是与治水有关的神。后世人们为他立庙,世代祭祀。唐天宝中,将广德县的横山改名为祠山,张渤亦被奉为“祠山广德王”(宋《能改斋漫录》)。在此之后张渤又先后被奉为“祠山广惠王”(明初十庙),“祠山圣烈真君”(明代溧水《楼子岗庙记》),“祠山大帝”(《白下琐言》)等等。由于张渤化猪的缘故,当地人往往称猪为“乌羊”。在祭祠山大帝时,不用猪肉作为祭品等,形成了一整套世代相传的习俗。

二、张渤仅是在吴地范围内供奉的神
    南京地区祀张渤已有很久的历史,据南宋《景定建康志》记载,建康的吉山、板桥等地建有祠山庙。而《白下琐言》称,南京夹岗门的张王庙是祭祀张渤的。不仅如此,《白下琐言》还称 :“二月八日为王诞辰,前后必有风雨。俗号请客风,送客雨,无不验,《田家杂占》载之。”《金陵岁时记》亦有“张王老爷吃冻食,请客风,送客雨。”之谚。在南京地区连张渤的生日都进了民谚,可见在当地祀张渤已有很长的历史。

    除南京之外,还有哪些地方祀张渤呢?据《古今图书集成》一书中的《方舆汇编•职方典》提供的资料,我们了解到祭祀张渤的庙宇仅分布在长江下游的苏南、皖南、浙北一带。其中包括苏南的全部市、县,安徽的广德、建平(今郎溪)、芜湖、宁国、泾县、南陵、祁门等市县;浙江的湖州、长兴、临安等市县。在这些市县的城乡,祠山庙均有广泛的分布。如《宁国县志》称,“乡间多立(祠山)庙,祀为土主,求必应。”《宜兴县志》称:“广惠行祠,祀汉张渤,俗称张王殿,境内祠宇颇多。”《丹阳县志》中也列举了县境内的七处祠山庙的情况。

    各地祠山庙的名称极不统一,一个县内祠山庙的名称也不一样。有张将军庙,张王庙,张王殿,祠山广惠王庙,广惠行祠,张大帝祠,忠佑灵济祠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庙以地名来命名。如江苏溧水的大山庙,大仁山庙,楼子岗庙,乌龙庙(位于乌龙山),句容的郭庄庙等等。在溧水晶桥破山村前有神树岭庵,《光绪溧水县志》称“光绪元年里人赵汝霖等重建”。据赵松泉先生讲,赵汝霖是其曾祖父。这个庵是祀祠山神的。而溧水马家庙是因马氏创建而得名,下文还要提及的昌福宫也是祠山庙。

    为纪念祠山神的生日,各地祠山庙都要举行庙会,但各地的日期都不一样。如《三教搜神大全》称其生日是三月二十一日,《白下琐言》称“二月八日为王诞辰。”《明史》记南京鸡鸣山祠山广惠王庙的庙会为二月十八日。而广德祠山庙庙会在二月十二日。仅就江苏溧水来讲,马家庙庙会是二月初八,大山庙庙会是三月十三日,蒲塘桥的祠山庙会则是三月二十六日。据说庙会的时间不一,是由于祠山庙太多,要把时间错开来,便于人们前去祭祀。

    各地祠山庙在庙会之日往往很热闹。如高淳定埠乡在祠山庙会时要“跳五猖”。跳五猖是以东、南、西、北、中五方神和道土、和尚为角色的祭祀性舞蹈。演员戴假面,穿剧装,手拿道具。内容为“和尚、道士邀请五方神,替地方驱邪消灾,祈祷四季平安、五谷丰登。”这种“跳五猖”是当地最古老的舞蹈形式。句容的张巷在每年二月初八的祠山庙会中则以叠罗汉而著称。溧水柘塘的大山庙,也是个祠山庙,每年春节,附近四十八村的农民要到大山庙去“打社火”庆祝五谷丰登,乞求来年风调雨顺。打社火时的一些文艺活动,如“跳当当”,具有很强烈的地方特色。溧水蒲塘祠山庙会活动按严格的程序进行。第一队人们扮做小丑,挥舞扇子开道;第二队由盛妆少女表演“挑花篮”;第三队由24个小伙子抛叉,惊险刺激;第四队为高跷表演,是整个活动的高潮;最后由村民抬着祠山大帝出行,后面则跟着由中老年妇女组成的“拜香队”。至于安徽广德的祠山庙会更是热闹非常。苏、浙、皖的许多香客汇集到广德县城,出会时玩龙灯、马灯、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唱地戏,简直是各地民间文艺活动的大汇演。

     溧水石湫坝原有一座昌福行宫,当地人又称它为大庙。现为石湫中学所在地。据说是明代溧水进士王守素的儿子太学生王知充所建。万历三十年(1602),王知充护送其母亲回石湫。一路上的翻山越岭的颠簸使她一病不起,好不容易回到石湫老家,武淑人虽经医治,身体仍然虚弱。一天夜里,王知充梦见祠山真君降临了,他请神灵保佑他母亲恢复健康,并且发誓“以身崇奉真君”。此后数日,武淑人的病竟也慢慢地痊愈了。于是王知充在距他家数百步处建起了这座昌福行宫,顾起元为《昌福行宫》作记,又请状元焦竑为其篆额。行宫中除了供奉祠山神外还供有其它道教神,还供奉观音菩萨,又建了书房,存放儒家经典。这是溧水一座较有特色的祠山庙。祠山庙称为昌福宫的不多,如浙江湖州德清有张王昌福宫等。其出处是南宋咸淳二年,加封祠山神为“正祐圣烈昭德昌福真君”。 估计“昌福行宫”的名称就是熟谙南京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的顾起元给取的。

    祭祀祠山神的地域仅限于苏南、皖南及浙江的一部分。这个范围恰好与春秋之际吴、越两国的疆域相当。因此说,张渤是一位由吴、越两地的人们所尊奉的神灵。

三、张渤是古吴地治水的英雄
    在奉张渤为神的苏南、皖南、浙北这一带古属扬州。《禹贡》称这一带地势低下,多沼泽,土湿如泥,土类为粘质湿土,田为第九等。“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是九州中最落后的地区。但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奋斗,终于把这块土地变成中国最富庶的地方。这一过程自始至终与治水联系在一起。

    安徽广德一带的山水并不是和国内大部分河流一样从西向东流。而是受天目山的阻挡,向北汇入水阳江,流经芜湖入长江。这一带山洪暴发时水很大,传说中的张渤就是准备由此向东在丘陵中开出一条运河,将山水导入太湖。用今日的话来讲,就是将水阳江水系与太湖水系沟通起来。据故事说,这个工程没有完成。后人又说这个设想由伍子胥完成了。他由今日高淳的固城经东坝、溧阳、宜兴开凿了胥河,完成了两个水系的沟通。但据史书记载,伍子胥从昭关过江后,正是沿着这条水道到了苏州。在溧阳至今还流传着浣纱女赠给伍子胥饭食的故事。由此推想,这条水道是由张渤开凿的,后来伍子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疏浚。因此,后世的人民尊张渤为当地的治水之神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那么张渤治水的故事究竟发生于何时呢?在《淮南子》一书中曾记载了一则有关大禹的传说,有必要转录如下:“禹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化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孕启。禹曰‘归我子’,石开北方而启生。”

    显而易见,《能改斋漫录》中张渤化猪的故事是宋代人将大禹变熊通轩辕山的故事转化到张渤身上。不同的是大禹完成了任务,而张渤“河渎之功遂息”而已。

    我想张渤决不会是西汉时人。试想,春秋时期伍子胥领导开邗沟,疏通胥河、这些工程确实发挥了作用,当地人并没有称伍子胥为治水之神。秦始皇下令疏凿了秦淮河,人们也没有称秦始皇为治水之神,怎么反而会把一个在他们之后,搞了一个未完工程的张渤尊为治水之神呢?;由此看来,张渤所处的时代应当比伍子胥、秦始皇早得多。他应该是一位在远古时期荆蛮族的氏族领袖。其生活的时代可能在太伯、仲雍奔吴之前。商代末年,太伯、仲雍自陕西的歧山来到江南的荆蛮之地,逐步取得了统治地位。在此之后,中原的汉人不断迁入江南,而江南的荆蛮族逐渐融入汉民族之中。中原的神灵进入了江南,而当地原有的神或者消亡,或者象张渤的故事那样逐渐淡化。千百年来,吴越两地的人们仍在广泛的祭祀张渤,而其事迹则是扑朔迷离,几不可考了。民族学有一个重要的原理一一“文化遗留原理”,指的是社会文化发展了,而在发展了的文化中仍会保留某些早期习俗的痕迹,由此推溯上去,就可窥见古代社会文化的面貌。张渤治水的神话反映了古吴地的荆蛮入民在这一带治水理水,开发建设的历史。而张渤似应是当时的一位氏族首领,他曾领导古吴地人民治理洪水。我们今日研究江苏水利史时,不应忘记这一位先驱者。

    现在对“吴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人们从古文献、出土文物、方言、民族等方面来研究吴文化,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很少有人从民间传说入手来进行研究的。本文是笔者在这方面进行探索的一点体会,还请方家指正。
注:原文刊于山东大学《民俗研究》1991年第一期。现略作改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自律公约|==溧水114网== ( 苏ICP备10008074号-9 )

GMT+8, 2024-3-28 19: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南京溧水易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57214114、57244114 地址:广成铂金大厦16楼01室
法律顾问:范遵国 13705148320 江苏宗域律师事务所 | 吴耀坤 18502567708 江苏圣典(溧水)律师事务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5-57214114、1391338440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001@ls114.cn
苏公网安备 32011702000107号 | 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070 | 人力资源许可证:0117000113

客服微信 求职群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ls114ls1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