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发表于 2024-4-7 09:33:26

南京疾控最新提醒






江南四月,春雨如酥,草长莺飞,但乍暖还寒,气温波动较大,早晚温差亦大。呼吸道传染病仍处于多发期,儿童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也逐渐进入流行期。外出踏青活动增多,也增加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虫媒传染病的发病风险。南京疾控在此提醒:本月重点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百日咳、手足口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疾病的预防。0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http://img.lsrmw.cn/2024040690d6e15eb10befd14e7fe23016a1875c_origin.png近期我市新冠病毒感染虽处在较低水平流行期,但流行毒株不断演变,JN.1变异株为我市当前的优势流行病毒株。随着假期人员流动增加,人群感染病毒的风险持续存在,需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健康提醒1、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坚持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和咳嗽礼仪等卫生习惯。2、日常做好健康监测。易感人群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等新冠病毒感染可疑症状时,优先选择居家观察、合理用药,必要时及时就医。3、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建议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者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尤其是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02百日咳http://img.lsrmw.cn/20240406932bf1044760f4746b9da6571671783d_origin.jpg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小儿易感性最高。发病后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健康提醒1、规范接种疫苗。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是白喉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DTaP)三联疫苗。接种时间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家长或监护人应及时带领婴幼儿前往接种单位,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以获得更加牢固的免疫力。值得注意的是接种百日咳疫苗或者自然感染后都不能获得持久免疫,可再次感染。2、做好个人日常防护。在流行季节,小孩、年老体弱者、孕妇等易感人群要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必须前往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室内经常开窗通风,同时保证勤洗手、适当锻炼、清淡饮食,以提高自身抵抗力。3、如果咳嗽剧烈,或者咳嗽持续时间很长,过程中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必要时及时就医。03手足口病http://img.lsrmw.cn/2024040622079af4ecff77aa9bcc933d0708fa78_origin.jpg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皮疹、疱疹或溃疡,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聚集病例或暴发疫情。健康提醒1、积极接种疫苗。接种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推荐6月龄~5岁的儿童尽早接种。2、注意手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3、注意家居环境清洁。特别是对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对地面、桌面、门把手、床围栏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必要的情况下可进行消毒。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4、早发现,早就医。一旦婴幼儿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04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ttp://img.lsrmw.cn/2024040609e984e9e8cccb107eacd4eb28844009_origin.jpg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蜱为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为主要特征,俗称“蜱虫病”。人群普遍易感。在山区、丘陵及林地等地方性流行区域生活生产的居民、劳动者,以及赴该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近年我国多个地区呈现发病率上升的态势。健康提醒1、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需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不要穿凉鞋;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2、定期清理环境卫生。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居民,应当做好家居环境和饲养家畜身上蜱虫的清理和杀灭工作。家畜、家禽等采用圈养方式,减少野外放牧。若发现家中宠物、牲畜有蜱虫寄生时可以用杀蜱药剂进行喷洒涂抹。3、户外活动返回家后,应仔细检查身体上是否有蜱虫附着,检查的重点部位为头皮、耳后、腋窝、腰部、腹股沟、大腿内侧及腿窝等部位。4、科学应对蜱虫叮咬。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来源 |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转自溧水融媒网


爱荷花 发表于 2024-4-7 09:43:11

注意卫生

真的假的 发表于 2024-4-7 10:41:18

时刻防备着

遇识 发表于 2024-4-7 10:56:57

注意防护

老羊 发表于 2024-4-7 16:17:46

做好防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京疾控最新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