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夷 发表于 2023-6-11 09:27:53

生产队时期的超支户

生产队时期的超支户原作者      陈维银我前面写的文章有读者留言:“我家超支户”,“我家超支,父母辛辛苦苦干一年,还欠生产队的,有时无米下炊了,去找队长借,还要看队长脸色”。我在这里分析:你们家可能劳力少,挣的工分少,也可能你们生产队工分值低,或者你们家建房子向队里借支,造成你们家超支。每个生产队都有超支户,生产队分口粮第一按人口分,按不同的年龄,口粮数量呈阶梯形,叫基本口粮。基本口粮按现在的话讲是法定的,任何人没有权力扣克,即便明知道该户年底超支也要发放,而工分粮,猪饲料粮,猪肥料粮是浮动的,也是要规定来办,还有队里分油、肉、鱼、花生、山芋、藕、菱角、桃子、梨子等等,大都按人口分。年底队里分配的口粮、油、肉按国家定价计算价值,其余随行就市定价。每户人家所分配生活资料累计计价,该户工分价值等收入小于所分配生活资料累计计价,该户就是超支户。这真正体现了人民公社生产队时期的优越性和人性化,该分配到户的基本口粮都得分,不因超支就不分基本口粮,超支户先挂账,到时经队委会研究群众会通过,免除确实困难超支户全部债务或部分债务。任何时代都是先付钱后取东西,只有生产队时代是先分配再算账,所以才有了“超支户”这个历史名词。我们生产队也有很多超支户,根据我父亲的笔记记录,我们生产队1968年有21户超支,超支总计1578.44元。1969年有12户超支,超支总计1465.36元。1970年有15户超支,超支总计1304.04元。还有10户及四个女知青没有超支。所有超支户中绝大多数人家因为盖房子、娶老婆、家中有人生大病向生产队申请借支现金,只有少数人家因人口多劳力少没有借支而超支。还有各户在大队砖瓦厂购买的砖和瓦,由大队转扣本队在砖瓦厂人员的劳务工资,转到生产队由生产队作为借支款代扣。还有年初生产队组织拖拉机去溧阳、金坛捉小猪苗,也由生产队垫资,年底扣款。我们生产队仅一户有男人在外工作有工资拿,其余全部为农民家庭,所有的收入一是工分收入,二是养猪及养鸡养鸭生蛋买给供销社的收入,所以家中做大事必须依靠生产队,向生产队借款。那十年我父亲当队长,大力发展富业,队里每年种约5亩菜子生及大面积薄荷,养几十头猪,还养十几只绵羊,队里每年有很多现金收入,1968年至1970年是我们生产队的高工资时期,那几年工资都是1.1元至1.2元一个工分。那几年没有超支的10户户主名单:王玉兰、袁新才、袁新发、雷大才、任天根、芦洪发、芦洪才、任天柏、腾学文、任天豹、四个女知青。那几年年终分配,年前的一个晚上,是在杨满福那三间空房子,由队里做学习园地的房子里进行,每年分配会我都是参与其中,手托下巴睁大眼睛,趴在长条桌上看着一大堆十元现金,见证分配的全过程。我父亲主持,会计逐户念名字,报年终进账数额及超支数额,念到进账的户主兴高采烈地上前先签字或掏出小印章盖章,现金保管员发放,还有一人复核一遍,领到钱的户主领完赶紧回家。下表是我们前芦生产队超支户汇总表。 盖房子是每个家庭的大事,也是向生产队预支钱款最大的项目。我们生产队盖房子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土改时分了地主的房子,由于分的房子面积有限,1950年土改至1968年已经快二十年了,家庭人口普遍增多了,要拆老房子盖新房子,老房子拆除要请人帮忙拆、清理、运输等,老房子拆下来的木料、砖、瓦全部用在新房子上,但是再建三房正房及二间猪圈的材料往往差很多,还是要买石头、砖、瓦木料添加。第二种情况是白手起家,什么材料都要买。建房户提前向队里申请稻田切土坯,水稻收割后,一人牵牛拖着石滚,一人泼水,在田里用石滚子反复碾压,直至田里的土壤熟化不散裂,再请一帮人切土坯。先用尼龙绳牵线,一种约60公分长,20公分高切刀,大刀木柄一米高,刀背一块板,一人操作踩在大刀板上,使劲将刀切入土壤里,还站在大刀前后摇晃,先竖向再横向切。还有一人扶一个长约二米多长的大铲刀,前面几个人齐心向前拉,然后扶刀人用力将下压,向后拖几公分,将切制的土坯侧翻身。一行一行又一行地切土坯,然后将土坯码起来约一米高,每块土坯之间留有缝隙,盖上稻草阴干,春节前后盖房子备用,一般三间房子要切1.2亩土坯。切过土坯的田几年都恢复不了原来的土壤肥力。我们前芦没有木匠瓦匠等手艺人,砌土坯墙都是队里袁新仁、芦洪发、张秀贵几位手巧的人砌,其他人挑土坯,和泥浆,做下手。人字架、木桁条要请专业木匠师傅,那时木匠师傅工钱1.8元一天,管吃喝、一天一包烟,上梁那天,木匠师傅上正梁时要会一套赞语,边大声念赞语边吊正梁,正梁吊到顶,赞语也正好念结束,随后将东家用筛子或篮子装的馒头米糕吊上去扔向四周人群,人群争抢粘有泥巴的馒头米糕,抢到的人兴高采烈。梁上好即开始钉搁竹,再在搁竹上横向绑扎更细的密竹,密竹上铺一层稻草,稻草上铺一层泥浆,我们爱国大队有砖瓦厂,大队生产的洋瓦铺在泥浆上,此后泥浆干了洋瓦不会移位了。那天晚上要大办酒席,所有帮忙的均要请来参加酒席,加上亲戚,大汽油灯照明,那天晚上非常热闹。房子盖好瓦叫出水,此后内外粉泥浆,平地坪,都不是那么着急了。那时盖房子都是请村邻帮忙,与副队长商量派人,帮忙不要工钱也不在生产队记工分,这就是人情。但一天三餐吃干饭,中餐至少要六个菜,晚餐更丰富至少八个菜,还要供应酒和烟,下午还要吃点心。所以那时盖房子买木料、洋瓦、平常吃喝及办酒席要用的钱,存的钱不够用都得向生产队借支现金,房子盖好了,米油也吃了很多,春季还要向生产队借储备粮。那时娶老婆嫁姑娘开支与盖房子比,用钱用粮油少多了,那几年盖房子使我们村一下子扩大了几倍,如现在的城市扩张。1971年我父亲不当队长后,队里再也不搞经济植物了,生产队分配工资逐年降低,到1981年几乎到破产的边缘。最近我与许多老人聊天,很多生产队就没有好过,工资低日子一直很苦,粮食不够吃更没有钱用。我们爱国就有一个生产队,生存环境也非常好,田多得多,但坏人一直把持权力,那个队里社员也不上进,满村常年都是牛粪没有人收拾,大部分家庭比解放前还要穷,我们也有一户远房亲戚,常年向我们所有亲戚借粮还借草,有借无还,日子过得穷困潦倒,只有队长一家过富裕的生活。我们前芦生产队一户户主袁新英家是真超支户,1968年夏天,49岁的男主人正插秧时,突然感到头痛,众人将他抬到大树荫下,又很快送到县医院,终因脑溢血几天就去世了,去世前他曾经跟我父亲聊天,讲他们祖上男人都没有活到五十岁,他五十岁要办酒庆贺,谁知他也没有活过50岁。他去世的下半年,他自私的大女儿才十七岁就结婚嫁人了,一家五口人,仅袁新英及她15岁的二女儿二人挣工分,1969年和1970年他们家都超支了,1970年他们家超支48.72元,生产队给予他们家减免了48.72元,他们家一条大狗给队里看场还补贴了10元。1969年超支129.86元是否减免因没有记录不得而知。还有徐日珍老太是地主婆成份,与她一起生活的小女儿于1969年底结婚出嫁了,1970年生产队安排她看一处稻田93天,防止鸡鸭鹅偷吃,一天2.5分工,挣23.25个工,工价1.2元,她挣工分钱28.5元,1970年她一人口粮531斤,工分粮还有17斤,她一人分粮食548斤,超支14.34元,这超支14.34元由她二个儿子承担。还有社员张桂香光蛋一人,1968年他也盖二间房子,钱不够也向生产队借支,年底他超支了43.25元。他那几年养了二只老母鸭,轮流一天生一只鸭蛋,每星期叫隔壁福保带到大队代销店卖,一个鸭蛋卖7分钱,正好买一包大铁桥香烟,7分钱一包的大铁桥香烟不要票,他除了工分没有其他收入,就靠卖鸭蛋维持吸烟。他每天中午蹲在塘边吃饭,两只老母鸭一摆一摆地来到他跟前,跟他要吃的,他吃一半给鸭子吃一半,他跟鸭子讲好话,求它们每天下一只蛋好供他抽烟。到冬季老母鸭生蛋量减少,他就向队申请预支一点钱抽烟。那几年超支最多的是大队主任张荣才,那三年累计超支1132.4元,1970年减免张荣才超支款261.16元。还有他兄弟张荣喜那三年累计超支292.7元,1970年减免张荣喜超支款30元。原来那几年他们的小兄弟得了严重的腰子病(肾病),在省人民医院住院三年,父母早逝,小兄弟又没有结婚,二位哥哥全程给他治疗,特别是张荣才承担了大部分住院费及医疗费,住院期间他还学会了用塑料牛筋编各种小动物,维妙维肖。终于没有治愈,小兄弟于1970年底去世了,我还清晰的记得他那瘦削的长脸,一点血色都没有。他们两家超支几乎都是为小兄弟治病预支的。我家也超支,一部分原因是我父亲为生产队办事的开支没有正式发票,无法报销。1964年四清时,清查生产队发票,四清队员拿着发票去销售单位核对底根,审查发票的合理性,所以那时绝对很少有贪污的事情发生。那时大队来人都是大队干部带回家吃饭,来人按规定交二两粮票和二毛钱,所以大队书记的家属在队里养猪,来人烧饭有机动时间,每次书记家来人,他家属为能烧几个菜都急的团团转,嘴里不断地念叨:怎么搞曼,那里有菜哟。我家也来人吃饭,还没有那二两粮票和二毛钱收,都是免费招待,但没有书记、主任家那么多客人。队里有经济超支户,还有柴草超支户,1969年我队柴草超支2577斤,我队还要支付余额柴草2660斤。一般家庭人口少又没有闲人弄柴禾,柴草不够烧就成柴草超支户。冬季放学后,我回家后自觉找事情做,没有其他重要事情做,就肩扛镐锄,在山上田埂上到处挖小树桩、杂刺等,挑回家做柴禾,我家每年二个大草堆,还有我挖的小树桩一大堆,我们家从来不缺柴禾烧。又讲了一个生产队时期的故事,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 我父亲笔记记录了1969年全队各户柴草超支及盈余表如下:

陈维银文2023年6月10日于东屏屏溪佳苑 1、笔记记录1968年至1970年全队超支户 2、笔记记录1969年柴草超支户盈余户及1970年减免超支户金额 3、笔记记录1969年柴草超支户及盈余户

闷闷不乐 发表于 2023-6-11 10:32:30

超就超,可以不还,还是以前大锅饭好啊

冬天阳光 发表于 2023-6-11 11:06:17

不错,生产队,毛时现象,公开就比较公平。队长干部就没有以权谋私?

如水年华 发表于 2023-6-11 12:38:06

冬天阳光 发表于 2023-06-11 11:06
不错,生产队,毛时现象,公开就比较公平。队长干部就没有以权谋私?

现在贪污腐败太多http://app.ls114.cn/public/emotion/face_wulian.png

希夷 发表于 2023-6-11 12:47:57

超支户,在大集体时代是个常用词,一个家庭如果人口多,劳动力少,或因变故向集体借款的等情况都会出现一年下来结算口粮等支付后倒欠了生产队钱的情况。这个时候超支户跟队里协商用找分钱户代垫,或借点钱交些超支款等方式还是可以把基本口粮称回家的。其中的四属户,工匠,军烈属等也有一些相应的处理措施的。这,己经成了一段历史了。

金乔仁 发表于 2023-6-11 19:16:56

一种回忆

梅姐 发表于 2023-6-12 06:27:47

满的回忆

美丽烟花 发表于 2023-6-12 11:04:15

没经历过

国泰民康 发表于 2023-6-12 11:59:48

有记忆!哎!

希夷 发表于 2023-6-12 12:38:05

美丽烟花 发表于 2023-06-12 11:04
没经历过

五十岁以上对此经历有感受。

靓亮 发表于 2023-6-12 23:12:36

冬天阳光 发表于 2023-06-11 11:06
不错,生产队,毛时现象,公开就比较公平。队长干部就没有以权谋私?

时代没法比,可能比现在还狠,只不过穷人饿死,队长家撑死

10K人 发表于 2023-6-13 08:01:05

唉!苦日子也有头啊!

上上若水 发表于 2023-6-13 14:20:46

悲惨的年代!

漫卷诗书走天涯 发表于 2023-6-14 09:07:40

压榨老百姓的政策也值得歌颂了吗,免农业税还能说说

胡子 发表于 2023-6-14 11:32:11

历史的产物,儿时的记忆。挺好!

范风 发表于 2023-6-14 14:51:34

好像又回到了五十年前

夏夏จุ๊บa 发表于 2023-6-16 17:24:48

生产队是辛辛苦苦一年还走支,我是夫妻二人是^省吃俭用白手起家买的一座小院 政府说是自愿搬迁却动用了各种手段,那点补偿却让我辛苦了一辈子一夜间生活回到了贫困户。。。

雷声 发表于 2023-6-17 20:19:53

往事不堪回首,历史只有铭记,展望面向未来,珍惜当下盛世。

精诚所至 发表于 2023-6-20 09:57:09

没有经历

任明 发表于 2023-6-22 10:57:21

请问一下这个是哪个乡的生产队呀?怎么这么多人姓任呢?和我家的辈分都一样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生产队时期的超支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