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乐 发表于 2023-2-4 08:39:33

正月十五送灯 作者 陈维银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 于 2023-2-4 08:44 编辑

正月十五送灯陈维银
      又到正月十五了,城里人忙观灯节,而我们农村人都准备着正月十五给先人送灯,我已经连续送灯五十多年了。过去送灯是在晚饭后,天完全黑下来,由家里的男人们打着灯笼,去自家祖坟给先祖送灯。灯笼的骨架是用小竹条制作,外面糊一种半透明的油纸,上下各一园孔,灯笼内里中间固定一根蜡烛,灯笼上方细麻绳上扣在一米长的小竹杆上。打着灯笼行走在乡间山野小路,在月色朦胧下即可以照明又是一种神圣感。有一个迷语:一个坛子二个口,白天不走晚上走。就是讲的送灯这件事。      送灯到了先祖坟前时,在各座坟前插四根如小竹条,将糊好的黄表纸套在小竹条上,形成四方防风筒,点燃的小红蜡烛插入防风筒中,红蜡烛的小火苗在夜色中燃尽后自行息灭,忽闪忽闪的小火苗也仿佛是在与先祖的灵魂对话。      我自小送灯已经不是如上述传统了,也不打灯笼了,但还是在天黑后去先祖坟前上灯,也还是在每座坟前插四根如筷子长的小竹条,将塑料布制作的套子套在四根小竹条上,点燃的小红蜡烛插入防风筒中。      上完灯在从竹山东回家的路上,望见邵王村方向,几座小山上连成线的灯火慰然壮观,又经常引燃坟区的茅草,燃烧的火光映照半边天。后来才知道,邵王村是个古老的村庄,溧水县明万历七年所编县志(1579年)以前很多年就有邵王村了,几百年来邵王村后面几座小山坡上埋了很多老坟。所以,约在30年以前的正月十五晚上约一、二个小时内,从我们芦家庄望过去,邵王村后面连线连片的灯光,很是壮观。    时间进入21世纪后,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彩色塑料小灯笼,内置很差的二节五号电池,打开开关有灯光还有音乐响起,可因为是塑料的不能腐朽化为泥土,坟前就有了很多往年废旧的彩色塑料小灯笼。      传统上的正月十五送灯仅仅是送灯,先祖在阴间世界晚上回家来,行走时有灯笼照明着。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给先祖仅送灯,是不烧纸钱的,也不放大小鞭炮和磕头的。      现在每逢正月十五,由过去晚上都改在下午去上灯,不光上灯,还烧纸钱,又放大小鞭炮和磕头,反正都是纪念先祖,祭祖的方式方法也是与时俱进了。      过去正月初七,我唯一的姑妈必定回娘家,在我家住到正月十五下午必定回家去,姑妈于正月十五下午回家是没有人挽留。后来我父亲告诉我,出嫁的姑娘是不允许在娘家过十五的,更不允许送娘家的灯。所以娘家人忌讳嫁出去的女儿在娘家过十五或送灯,据说这样会让娘家人丁不兴旺。所以我们这里有“女不观娘家灯”之说。如今这种观念可能已经很淡泊了吧。      我们农村人在一年中有五个重要祭祖日:      第一个祭祖日,就是正月十五给先祖送灯。      第二个祭祖日,是清明那天清晨,去给先祖上坟。传统意义的清明那天,是后人给先祖坟培土去杂草及更换新坟帽,也是不烧纸钱的,也不放大小鞭炮和磕头的。而现在清明上坟重点是烧纸钱,放大小鞭炮和磕头。      第三个祭祖日比较重视,是阴历七月十五之前约半个月内,在家里给烧饭敬祖,请先祖回来喝酒、吃饭、喝茶。敬祖的方桌上:有整鱼、整鸡、方肉块,米饭三碗,水果三盘,酒三杯,茶三杯,筷子三双,且筷子倒放,将所有的祭品按序排放。香炉中两边插长长的红蜡烛和一柱香,点燃后放置香几上,烧纸钱,男丁按序磕头。      第四个祭祖日,是冬至那天夜晚在家门口附近给先祖烧纸钱,烧纸钱前先在地上划个圈,边烧纸也念叨先祖回来取纸钱,若烧纸时,纸灰随风卷上天空飘浮,后人心里认为是先祖们把纸钱取走了。      第五个祭祖日最浓重,农历大年三十,团年前先要在家客厅里先敬祖:桌子放置一条整鱼、一只整鸡、一块方肉均为半熟,三碗饭,三种水果,三杯酒,三杯茶,三双筷子倒放,按序排放摆放整齐。一切都准备好后,先点燃二只长长的红蜡烛,然后点燃放置中间的一柱香,再在客厅地面上烧纸钱,全家男女老幼按序磕头。      父母亲在世时,这一切都是父母亲操作操办,我虽然一直在外打工,但我目睹后都记入心间。父母亲去世后,我那怕在天边出差,这几个日子我也要赶回来,按照我父亲在世时祭祀的模式,祭祖祭父母。我现在要做给儿子和孙子看,要他们不要忘祖,要世代相传下去。      是呀,时间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一一装进历史的长河中,自儿时每年跟着父亲去我家祖坟地,给爷爷奶奶坟山上坟、送灯,而今即要给爷爷奶奶坟山上坟送灯,更要给父母坟山上坟、送灯。      以前没有阴币和纸折叠的金元宝银元宝,只有黄表纸作为祭祖的纸钱,黄表纸还不能称为纸钱,一种檀木制作的叫“铜钱钻”工具,经过铜钱钻打击后才是纸钱。我父亲在世时,每当祭祖前将黄表纸一叠约十张平铺在桌子上,用钱钻在纸上有序且密密麻麻的锤打出铜钱印,所有的黄表纸打完后,左手握拳,右手将一叠一叠的黄表纸在左拳上不停正旋转,一叠方形的黄表纸旋转为园形,再将一叠一叠园形的黄表纸对折后,祭祖时焚烧。      看古装影视中演员磕头的动作很优美,现实中我不会规范的磕头,我从小到今磕头时双膝一弯就磕下去了,双手赶紧撑在地上,象鸡吃食般点三下头算是完成了磕头。       我仔细观察过我父亲磕头的全过程:站稳立正,合掌缓慢举过头顶,左脚迈前半步,右腿弯曲跪下,收回左腿再弯曲跪下,双手缓缓放下,四指并笼与大拇指形成支撑,轻轻撑在地上,头和背缓缓向下至近地面,连续三次后直起腰;收回双手掌至胸前,再将左腿弯起,左脚前移半步,站立起来,收回左脚,整个过程非常优雅。这个动作连续三次称之为:三磕九拜。虽然理论上我知道磕头的规范动作,但是磕头时规范动作将忘的一干二净。      可如今城市化城镇化,大量的村庄被拆迁,拆迁范围内的祖坟也拆迁了。再就是最近两年实行骨灰盒进骨灰堂,一个乡镇建一处骨灰堂,先人骨灰盒在骨灰堂,灯往何处送呢?希望传统的如正月十五送灯等祭祖活动,不要消失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      借用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诗句: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陈维银2023年2月2日于屏溪佳苑

健康快乐 发表于 2023-2-4 08:47:37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陈维银先生于2月2日适时撰写《正月十五送灯》一文,应时应景!感谢陈维银先生原创力作!

冬天阳光 发表于 2023-2-5 17:50:18

怎么办呢,时代的脚步带走了许多传统,现在独生子女结合,严格说绝了一半户了

上上若水 发表于 2023-2-8 10:53:50

基本都是客家人的习俗,客家人的正月十五基本都很正规地过的,本地人也就是吃个元宵了事{:115_296:}

平湖秋雨 发表于 2023-2-21 21:08:36

上上若水 发表于 2023-02-08 10:53
基本都是客家人的习俗,客家人的正月十五基本都很正规地过的,本地人也就是吃个元宵了事

这就是溧水本地人的习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月十五送灯 作者 陈维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