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夷 发表于 2022-11-29 18:49:27

读季羡林先生巜中国佛学史》札记

红尘幻境障闻识,
鳞伤无计可逃脱。
古佛青灯伴孤影,
夜半听雨愁更多。
               一一读季羡林佛学史有感

      当东方的老子在探究他的道,并告诉人们无为无不为,守雌守弱的道理时,还有一个孔圣人在努力以修我的同时把尊卑,上下等伦常固化用来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并强调这一切需要以“仁”为中心,几乎是同时在印度有个叫悉达多的王子面对人族类的血腥互戕在菩提树下悟出了人类和谐的,解脱苦难的真谛,谓之佛,即觉悟者。当悉达多洞悉到人的认知基本源自其感官的刺激,即所谓五蕴。然而这些又皆如幻化泡影,终究是空。也是一个障,就是阻挡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事物真相的屏障。这个时候人需要修心修性以臻至消除屏障,大彻大悟的境界。于是便有了修行及修行的过程和修行的规范等等,乃至佛教内部对修行本身的目的教义的不同理解,再又派生不同的教派,门派等等,并且相互争论,甚至争斗。

      佛教的中国化也是经历了一个与中国本土宗教,文化的融合并被世俗政权接纳才得以落地生根的阶段。这其中龙树,牟子,惠能等大师贡献巨伟。

   季羡林先生的佛学史就是讲了这个悉达多创建佛教及其的徒子徒孙发展延续的历史。

      这部中国佛学史,作者用很多笔墨表述了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除了对密宗这一块季先生未能深入探究,有些让人遗憾外,整个读起来还是让人获益颇多的。事实上,汉明帝的“夜梦金人”成了北传佛教的一个标志性开端(由海上传入的佛教称作南传佛教)。而这个时候的东汉经历了无为而治和独尊儒术都已不能解决好社会矛盾,这就是一种思想意识上的真空,人们忽然失去了信仰,因而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来填补这个真空,于是金人自西而来。

      初时的佛教是先进入了皇宫和贵族深院的,扩散到民间则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融合时期。其间佛教还经受了“三武灭佛”的严重危机。这充分说明宗教与思想意识上的斗争其本质上就是政治斗争。当西方德国王子向教皇纳拜的时候,中国的世俗政权却始终掌控着意识形态上的主动权。(略)

      季羡林先生的这部书写到了宋朝,中国佛学的完全世间化结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四大皆空”的佛教在中国的两宋时公开打出爱国的旗帜,是一个特点。

   作为凡人,往往是红尘中遍体鳞伤的,这符合佛教的业孽观。人们总试图去想着如何脱离苦海。五蕴皆空或古佛青灯,到万念俱焚,似乎是一定要看破红尘,经历磨难,静心修练。然而却极难做到“五蕴皆空”。那夜半的雨声总是能顽强地勾起人们对人世的一路忧乐的感念。所以,一个凡人还是守着凡人的境界和规矩比较好。明明俗物一个却偏要去做神仙,这也是件痛苦的事情。这已不只是一个“空”字可以了得。

   现世的问题是那些伪的假的东西从未绝迹过,且队伍不断壮大,包括一些所谓的修行拜佛的人。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些作伪者还很有收获。对此,我们凡夫俗子陷于迷茫,于是佛便用业,孽,缘来解释这种悖谬的事。至于为什么能骗行天下,还能屡屡成功,恐怕就只能用缘起缘灭,该来的终究会来让人们去面对和接受了。

可怜人们守着终究的空,却受着现实的痛。想来,这个问题是需要神来解释,佛来解释?或是由人自己来解释?这或许正是一个修性参悟的过程。




闷闷不乐 发表于 2022-11-29 21:11:52

这个隆昌寺在哪里?

希夷 发表于 2022-11-29 22:29:10

闷闷不乐 发表于 2022-11-29 21:11
这个隆昌寺在哪里?

句容宝华山

WSGjlnj 发表于 2022-11-30 06:02:27

老希好文才

莫愁湖 发表于 2022-11-30 07:28:19

闷闷不乐 发表于 2022-11-29 21:11
这个隆昌寺在哪里?

应该是在句容的宝华山附近吧

胡子 发表于 2022-11-30 09:01:46

乱七八糟,连皮毛的边都没有沾到。

希夷 发表于 2022-11-30 10:34:34

胡子 发表于 2022-11-30 09:01
乱七八糟,连皮毛的边都没有沾到。

本来就是皮是皮,毛是毛,你入肉进骨了?来点沾到皮毛即可,呵呵。

希夷 发表于 2022-11-30 10:37:01

莫愁湖 发表于 2022-11-30 07:28
应该是在句容的宝华山附近吧

宝华山千华村

希夷 发表于 2022-11-30 10:44:30

胡子 发表于 2022-11-30 09:01
乱七八糟,连皮毛的边都没有沾到。

请教一个皮毛的问题,佛教中的缘是什么?为什么是一切存在的聚散离合的本源?这个缘是不是属于物质的范畴?

许多年后 发表于 2022-11-30 10:52:57

统治阶层倡佛,是治理国家一种手段,其目的是迷醉下层老百姓,不能反抗,寄希望于来世。

希夷 发表于 2022-11-30 12:08:54

许多年后 发表于 2022-11-30 10:52
统治阶层倡佛,是治理国家一种手段,其目的是迷醉下层老百姓,不能反抗,寄希望于来世。

认命,且这个命不仅仅指现世,还包括N年时光序列中的前世今生,所以一切苦难与幸福均由此决定,不可知不可抗,只能认命,而芸芸众生唯一能做的就是修行修性修心,在忍耐的因果离开这个世界,或许你的修炼会在另一个世界里得到好报。

莫愁湖 发表于 2022-11-30 14:06:47

希夷 发表于 2022-11-30 10:37
宝华山千华村

对!对!对!是叫千华古村。我不记得了,去过,那儿好像也有说秦淮源头。

希夷 发表于 2022-11-30 23:48:11

莫愁湖 发表于 2022-11-30 14:06
对!对!对!是叫千华古村。我不记得了,去过,那儿好像也有说秦淮源头。

秦淮之源有二,一是句容宝华山,二是溧水东庐山。更重要的是古心和尚和福海和尚是溧水人。

宝贝她妈 发表于 2022-12-1 07:45:09

学习下,赞

健康快乐 发表于 2022-12-1 09:17:56

希夷 发表于 2022-11-30 10:37
宝华山千华村

严格讲隆昌寺就在宝华山!而千华古村纯粹是后来人为打造的仿古村!

希夷 发表于 2022-12-1 10:14:45

健康快乐 发表于 2022-12-01 09:17
严格讲隆昌寺就在宝华山!而千华古村纯粹是后来人为打造的仿古村!

是的,这个隆昌寺很有特色,除了有戒台外,山门朝向也一反常态。千华村应是供宝华山上的寺院打造的一个旅游景区。

莫愁湖 发表于 2022-12-1 11:28:17

希夷 发表于 2022-11-30 23:48
秦淮之源有二,一是句容宝华山,二是溧水东庐山。更重要的是古心和尚和福海和尚是溧水人。

谢谢告知分享。

洞壁 发表于 2022-12-1 14:58:44

希夷 发表于 2022-12-01 10:14
是的,这个隆昌寺很有特色,除了有戒台外,山门朝向也一反常态。千华村应是供宝华山上的寺院打造的一个旅游景区。

隆昌寺为律宗第一寺,类似佛教中的最高政法学院。

希夷 发表于 2022-12-1 16:42:02

洞壁 发表于 2022-12-01 14:58
隆昌寺为律宗第一寺,类似佛教中的最高政法学院。

其实律宗也好,净土宗也罢,乃至禅宗,其本质就是对佛教教义的不同理解,或修炼程式的不同而分支。如释迦牟尼原始佛教的“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教义在他升天一百多年就因对教义和教规的不同理解而分离出上部座和大众部,再经百年大众部又分离出西山部,北山部,出世部,多闻部等八个派系,上座部又分离出一切有部,法上部,正量部,经量部等十个派系,直到公元一世纪,也就是汉明帝夜梦金人那个时期,又出来个大乘教,相对应的就是小乘教。其间又是各种释义衍生中各个教派,这在中国佛教史就是后来整合的五宗八派。所以佛教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阐释,分裂,衍化的历史。他的生命力也正在于此。

洞壁 发表于 2022-12-1 20:01:44

希夷 发表于 2022-12-01 16:42
其实律宗也好,净土宗也罢,乃至禅宗,其本质就是对佛教教义的不同理解,或修炼程式的不同而分支。如释迦牟尼原始佛教的“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教义在他升天一百多年就因对教义和教规的不同理解而分离出上部座和大众部,再经百年大众部又分离出西山部,北山部,出世部,多闻部等八个派系,上座部又分离出一切有部,法上部,正量部,经量部等十个派系,直到公元一世纪,也就是汉明帝夜梦金人那个时期,又出来个大乘教,相对应的就是小乘教。其间又是各种释义衍生中各个教派,这在中国佛教史就是后来整合的五宗八派。所以佛教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阐释,分裂,衍化的历史。他的生命力也正在于此。

受教http://app.ls114.cn/public/emotion/face_076.png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读季羡林先生巜中国佛学史》札记